价格:0.00起
联华检测中心(广东)有限公司
联系人:姚源谱
电话:13691808987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钢结构工程损害的主要因素及加固技术措施1.钢结构工程损害的主要因素有:(1)由荷载变化,**期服役,规范和规程改变导致结构承载力不足;(2)构件由于各种意外产生变形、扭曲、伤残、凹陷等,致使构件截面削弱,杆件翘曲,连接开裂等;(3)温差作用下引起构件或连接变形、开裂和翘曲;(4)由于化学物质的侵蚀而产生腐蚀以及电化学腐蚀致使钢结构工程构件截面削弱;(5)其它包括设计、生产、施工中的失误及服役期中的违规使用和操作等。2.钢结构工程的加固技术措施主要有三种:(1)截面补强法:在局部或沿构件全长以钢材补强,连成整体使之共同受力;(2)改变计算简图:增设附加支承,调整荷载分布情况,降低内力水平,对**静定结构支座进行强迫位移,降低应力峰值;(3)预应力拉索法:利用高强拉索加固结构薄弱环节或提高结构整体承载力、刚度和稳度。3.钢结构工程确定加固方案前,应搜集下列资料:(1)原有结构的竣工图(包括更改图)及验收记录。(2)原有钢材材质报告复印件或现场材质检验报告。(3)原有结构构件制作、安装验收记录。(4)原有结构设计计算书。(5)结构或构件破损情况检查报告。(6)现有实际荷载和加固后新增加荷载的数据。4.钢结构工程加固的主要方法有:(1)减轻荷载、改变计算图形、加大原结构构件截面和连接强度、阻止裂纹扩展等当有成熟经验时,也可采用其他的加固方法。经鉴定需要加固的钢结构工程,根据损害范围一般分为局部加固和全面加固。(2)局部加固是对某承载能力不足的杆件或连接节点处进行加固,有增加杆件截面法、减小杆件自由长度法和连接节点加固法。(3)全面加固是对整体结构进行加固,有不改变结构静力计算图形加固法和改变结构静力计算图形加固法两类。(4)增加或加强支承体系,也是对结构体系加固的有效方法。(5)增加原有构件截面的加固方法是费料费工的方法(但往往是可行的方法);改变计算简图的方法有效且多种多样,其费用也大大下降!钢结构办公楼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当我们看见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时候,您会发现不少大型体育馆,办公大楼都是采用钢结构建设而成的。特别是很多钢结构办公楼建筑的出现,具有绿色环保,造型也比较美观,而且抗震性能良好,更是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那么,您知道钢钢结构办公楼设计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吗?下面跟随钢结构公司一起了解下:现在不少钢结构办公楼都是采用优质的钢材质,造型美观大方,而且施工周期比较短,抗震性能比较好,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强。在进行钢结构办公楼设计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图纸来进行施工,严格遵守钢结构建筑的施工规范。特别是图纸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要根据实际的工程方向进行设计,做好相关协调工作。还有钢结构建筑设计的时候,您一定要注意单层厂房的温度区段的分隔措施,特别是工业建筑规模不断壮大,对于面积比较大的钢结构办公大楼的话,有的纵向长达数百米,有的横向十余跨相连。因此,您一定要做好纵向温度区段的分隔,制定好伸缩缝,还可以选择铰接短钢柱或吊挂钢板支撑构造。对于钢结构办公楼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就介绍到这里了,为了保证后期的施工质量,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多从稳定性上出发,千万不要因为顾及美观而影响了安全使用性能。施焊时不注意控制电弧长度【现象】施焊时不根据坡口形式、焊接层数、焊接形式、焊条型号等适当调整电弧长度。由于焊接电弧长度使用不当,较难得到高质量的焊缝。【措施】为了保证焊缝质量,施焊时一般多采用短弧操作,但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合适的弧长以获得优的焊接质量,如V形坡口对接、角接的**层应使用短些的电弧,以保证焊透,且不发生咬边现象,*二层可以稍长,以填满焊缝。焊缝间隙小时宜用短弧,间隙大时电弧可稍长,焊接速度加快。仰焊电弧应短,以防止铁水下流;立焊、横焊时为了控制熔池温度,也要用小电流、短弧焊接。另外,无论采取什么焊接,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始终保持弧长基本不变,以此确保整条焊缝的熔宽和熔深一致。焊接不注意控制焊接变形【现象】焊接时不注意从焊接顺序、人员布置、坡口形式、焊接规范选用及操作方法等方面控制变形,从而导致焊接后变形大、矫正困难、增加费用,尤其是厚板及大型工件,矫正难度大,用机械矫正易引起裂纹或层状撕裂。用火焰矫正成本高且操作不好易造成工件过热。对精度要求高的工件,不采取有效控制变形措施,会导致工件安装尺寸达不到使用要求,甚至造成返工或报废。【措施】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并选用合适的焊接规范和操作方法,还要采用反变形和刚性固定措施。多层焊不连续施焊,不注意控制层间温度【现象】厚板多层焊接时,不注意层间温度控制,如层间间隔时间过长,不重新预热就施焊容易在层间产生冷裂纹;如过间隔时间过短,层间温度过高(**过900℃),对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性能也会产生影响,会造成晶粒粗大,致使韧性及塑性下降,会对接头留下潜在隐患。【措施】厚板多层焊接时,应加强对层间温度的控制,在连续施焊过程中应检验焊接的母材温度,使层间温度尽量能与预热温度保持一致,对层间的高温度也要加以控制。焊接时间不应过长,如遇有焊接中断的情况时应采取适当的后热、保温措施,再次施焊时,重新预热温度应适当**初始预热温度。采用不同厚度及宽度的板材对接时,不平缓过渡【现象】采用不同厚度及宽度的板材对接时,不注意板的厚度差是否在标准允许范围内。如不在允许范围内且不做平缓过渡处理,焊缝在高出薄板厚度处易引起应力集中和产生未熔合等焊接缺陷,影响焊接质量。【措施】当**过有关规定时应将焊缝焊成斜坡状,其坡度大允许值应为1:2.5;或厚度的一面或两面在焊接前加工成斜坡,且坡度大允许值为1:2.5,当直接承受动载荷且需要进行疲劳验算的结构斜坡坡度不应大于1:4 。不同宽度的板材对接时,应根据工厂及工地条件采用热切割,机械加工或砂轮打磨的方法使其平缓过渡,且其连接处大允许坡度值为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