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650.00起
0
联系人:
电话:
地址:
理士蓄电池生产设备的定义理士蓄电池的构造有外壳、上盖、极板、隔板、汇流排、极柱、过桥保护板、端子等部件组成。下面根据电池生产工艺来介绍蓄电池生产设备。一开始人们使用手工工具进行组装电池,虽然工具投资小,但是制造出来的蓄电池质量差,制造速度慢。随着人们开始研发各种各样的自动化设备,根据电池的种类和制造工艺的不同,制造出各种蓄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常见的电动车蓄电池的组装自动化设备:有JS-蓄电池包板机、蓄电池极耳抛光机、熔铅锅、冷却台、蓄电池极群压装机、灌酸机、蓄电池化成机(也叫充放电机)、配组仪。汽车用启动型蓄电池组装用的自动化设备有:JS-蓄电池外壳打孔机、穿壁焊机、短路检测机、外壳热封机、气密检测机、外壳打码机等。免维护蓄电池如何加水利用阴极吸收技术,通过贫液式设计,在正负极之间、隔板之中预留气体通。因此在规定充电电压下进行充电时,正极析出的氧(O2),可通过隔板通道传送到负极板表面,还原为水(H2O),其反应式如下: 正极上:2H2O→O2+4H++4e 负极上:O2+2Pb→...利用阴极吸收技术,通过贫液式设计,在正负极之间、隔板之中预留气体通。因此在规定充电电压下进行充电时,正极析出的氧(O2),可通过隔板通道传送到负极板表面,还原为水(H2O),其反应式如下:正极上:2H2O→O2+4H++4e负极上:O2+2Pb→2PbOPbO+H2SO4→PbSO4+H2O即电池在充电时,正极板产生的氧气又复合为H2O,重新回到系统中,实现电池内部氧的循环复合。而负极亦因生成PbSO4而使极化电位降低,从而达到负极不析氢,同时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负极生成的PbSO4被重新还原成海绵状铅:因而阀控式密封铅酸电池可以实现密封,无需添加水。这就是免维护电池特有的内部氧循环反应机理,在这种理想情况下,在电池的充电过程,电解液中的水几乎不损失,因此在电池的在使用过程中可达到不需要加水的目的。但在实际应用中,电池失水除了上述所提到的电池电压、压力阀的原因之外,还与电池的生产、维护有关。首先,免维护电池是在“贫液”状态下工作的,其气体复合效率应接近100%。如果制造工艺中或者在维护中,电池处于“富液”状态,会使隔板中O2的通道阻塞,气体复合效率降低,电池内压力增大,特别是在安全阀性能不良情况下,失水更加严重,经过一段时期后,电池会失水而干涸。其次,若使用环境温度过高,则在环境温度增加的同时,畜电池的内阻将减小,如未调整浮充电压而保持充电电压的恒定,必使电池的充电电流增大。轻者,将使电解水反应加剧,析气速度加快,失水也必然增加。重者可能引起过充电,导致氧循环失效,致使电池工作温度上升,严重时可使电解液干涸 、熔化甚至。。展开使用了2年5个月, 电眼盖(检视窗)显示缺水了。理士蓄电池组进行大充大放试验的必要性是什么? 理士蓄电池组进行大充大放试验的必要性: 中华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维护技术规程DL/T724-2000》之5.3和《IEEE Std 1-1996IEEE推荐用于站用阀控铅酸(VRLA)蓄电池的维护、测试和更换方法》之6.1对验收测试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过验收测试的蓄电池组才能投入运行。 验收测试一般要求做三个循环,按I10(10小时放电率放电电流)恒流放电,及时监测单体电压和总电压,防止过放电。验收试验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检查蓄电池组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或出厂的额定值;二是经过几个循环的深度充放电,使新装蓄电池进入到正常的工作状态。新装的蓄电池如超过一年未有一次以上的深度放电(100%),将加速电池老化、内阻增大、容量变小,整组电池的不一致性将越来越明显,电池的充放电能力越来越差,整组电池寿命缩短,造成失效的可能性特别大。 VRLA电池由于制造工艺、检测手段和装卸运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整批电池离散性(非一致性)是普遍存在的,每块电池的端电压和内阻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使整组电池达到的充放电效果,整组电池的深度放电是电池组投入运行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深度放电,可以筛选出性能达不到验收标准的电池,同时,使整组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趋于一致。铅酸蓄电池的板栅不同部位合金成分与结构的分布均有所不同,因而会导致板栅电化学性能的不均衡性,这种不均衡性又会使在浮充和充、放电状态下的电压产生差异,且会随着充、放电的循环往复,使这种差异不断增大,且会随着充、放电的循环往复,使这种差异不断增大,形成所谓的“落后电池(蓄电池失效)”。目前国内的标准要求,在一组电池中浮充电压的差异应≤50mV,而发达的标准是≤20mV。在蓄电池经过一次较大的深度放电后,也会增大电池间的不均衡性。在蓄电池不均衡性比较大或在较深度地放电以后,以及在蓄电池运行一个季度时,应采用均衡的方式对电池进行补充充电。(在均衡充电时要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并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将均衡电压设定的值降低。例如,如环境温度升高1℃,那么均衡充电的电压值就需降低3mV。) 理士蓄电池问直流屏综合通讯故障的原因 理士蓄电池称直流屏通讯故障有以下几点归纳原因:1.通讯电缆不是屏蔽线 ,刚开始运行一段时间可能情况比较好些时间长了通信电线会受主线路的干扰。2.查下下每个元件的 通讯接口是否有松动或接触不良的地方,重插下是否消除故障3.以上两点电线没问题,查看监控装置内部信息,是绝缘检测通讯故障还是充电整流模块通讯故障或电池巡检单元通讯故障等等 有带通讯的元件都查看下。直流屏电池容量是都是按设计院选定的,常规选用直流屏电池容量一般为:1、10KV变电系统:电池容量不得小于40AH2、35KV变电系统:电池容量不得小于65AH3、110KV变电系统:电池容量不得小于100AH4、220KV变电系统:电池容量不得小于200AH初步推断你所说为后备蓄电池(看清不是后备式)。首先要确定试验目的?还有蓄电池的前端设备,UPS、直流屏?现在有专业的蓄电池充放电设备,但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有的需要订购,价格不菲。电池在出厂后都经过活化,所以拿到后没必要马上作充放电。除非搁置太久(没有安装的情况下),比如3个月以上,南方温度高的环境下储存的电池就可能需要作一次充放。目的是防止电池自放电率过高(业内每月不超3%)造成电池电容量低于80% ,电压过低无法还原的不可逆损毁。正常情况下,电池配上前端设备,在有市电情况下处于浮充状态,自衰减得到有效补充。按季度或半年充电(均充状态),是为了保证电池内部得到充分有效活化。根据蓄电池组的电压,后备时间,来进行模拟测试,一般的蓄电池厂商都会提供电池的发电数据,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的放电曲线铅酸理士蓄电池的产品说明 理士蓄电池定义: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一种蓄电池。 英语:Lead-acid battery 。放电状态下,正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铅;充电状态下,正负极的主要成分均为硫酸铅。分为排气式蓄电池和免维护铅酸电池。 理士电池主要由管式正极板、负极板、电解液、隔板、电池槽、电池盖、极柱、注液盖等组成。排气式蓄电池的电极是由铅和铅的氧化物构成,电解液是硫酸的水溶液。主要优点是电压稳定、价格便宜;缺点是比能低(即每公斤蓄电池存储的电能)、使用寿命短和日常维护频繁。老式普通蓄电池一般寿命在2年左右,而且需定期检查电解液的高度并添加蒸馏水。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铅酸蓄电池的寿命变得更长而且维护也更简单了。 铅酸蓄电池明显的特征是其顶部有可拧开的塑料密封盖,上面还有通气孔。这些注液盖是用来加注纯水、检查电解液和排放气体之用。按照理论上说,铅酸蓄电池需要在每次保养时检查电解液的密度和液面高度,如果有缺少需添加蒸馏水。但随着蓄电池制造技术的升级,铅酸蓄电池发展为铅酸免维护蓄电池和胶体免维护电池,铅酸蓄电池使用中无需添加电解液或蒸馏水。主要是利用正极产生氧气可在负极吸收达到氧循环,可防止水分减少。铅酸水电池大多应用在牵引车、三轮车、汽车起动等,而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应用范围更广,包括不间断电源、电动车动力、电动自行车电池等。铅酸蓄电池根据应用需要分为恒流放电(如 不间断电源)和瞬间放电(如 汽车启动电池)。特点: 装备紧密,不渗漏,无酸污染;无需特定环境使用;无需加水,无需补充电解液,免维护;连接方便,无需特定方向使用;内阴小,输出功率高;低阻抗设计,自放电低,容量保持及存储时间在20℃下达12个月以上;采用C.C.D.S充放电检测系统,保证了产品一致性;采用度工程塑料为原料及高密度超细玻璃纤维隔板,确保电池的品质;适应各种温度条件(-15℃—45℃);无游离电解液,,自放电小。 免维护理士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常识 一、理士蓄电池的安装理士蓄电池一般采用串联方式使用,即一只蓄电池的正极与另一只蓄电池的负极相连,将所有蓄电池连在一起,后余下正负接线端子与电动车对应...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常识一、理士蓄电池的安装蓄电池一般采用串联方式使用,即一只蓄电池的正极与另一只蓄电池的负极相连,将所有蓄电池连在一起,后余下正负接线端子与电动车对应接线相连,电动车的电机、控制器、仪表等是蓄电池的用电负载。电动车一般都有电池盒,从安装位置分有斜杠式,后插式和底盘式安装,其结构形状可谓五花八门。每家电动车厂都各有特色。如图电池盒一般用工程塑料制成,其强度较好,重量较轻,安装方便。电池盒一般由底槽、上盖、蓄电池接触点及充电插座、电车锁等组成。底槽与上盖扣紧,并用自攻螺丝或螺栓紧固。电池盒是按蓄电池型规格进行设计的,在整车设计时应考虑其良好的散热性能。二、理士蓄电池的充电“蓄电池不是用坏的而是充坏的”,这一说法绝非危言耸听,蓄电池充电性能好坏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重视。1、蓄电池对充电工艺的要求认识蓄电池对充电工艺的基本要求,是分析各种充电技术的基础。蓄电池对充电的基本要求是:充电电流应小于或等于蓄电池可接收充电电流。否则,过剩的电流会使电解水液过快地消耗掉,产生以下危害:加大蓄电池的失水率,增加维护工作量,对于免维护电池,会造成蓄电池的早期失效;产生酸雾,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工人身体健康;使充电效率降低,造成能源的严重浪费。充电过程,是放电电化学反应的逆反应过程,如果充电电化学反应过程在理想的状态下进行,这个过程应该是互为逆反应,即充入的电量与放出的电量应基本相等。但在严重析气的状态下,有效充电电化学反应过程消耗的电能达不到总电量的40%,即浪费电能60%以上。气体的产生聚集在蓄电池多孔电极内部,减少了电解质与多孔电极的接触面积,即充电电化学反应界面大幅度减小,使充电化学反应速度降低,充电十分困难,充电时间延长。严重的析气会损害蓄电池:①大量气体的产生对极板活性物有冲刷作用,使活性物质容易松软和脱落。②在较高的极化电压下,正极板的板栅会产生严重腐蚀,生成pb02,这种腐蚀物与电化学生存的pb02是完全不同的,是一种不可逆的氧化物,导电较差,并使板栅变形,脆裂,失去骨架和导电作用。因此在充电时应尽可能防止过充电。长期充电不足,未反应的活性物质会产生不可逆的高阳性的大颗粒pbs04晶粒(即不可逆硫酸盐化)使蓄电池容量下降,内阻加大,充电难度加大,造成蓄电池早期损坏。因此,蓄电池要尽量保证充足电,防止不可逆硫酸盐化。2、充电频次的选择蓄电池充电深度对循环寿命影响很大,基本呈指数变化。这是由于正极活性物为pb02,其结合牢度不高,放电时转化成pbs04充电时又转化成p,而p的体积远比p体积大(其体积之比约为2:1)。因此,对正极板而言,活性物将会膨胀收缩反复进行,使其粒子之间的连接逐渐脱落,使蓄电池活性物失去放电特性成为“阳极泥”,使蓄电池性能下降,直至寿命终止。放电深度越深,膨胀收缩量越大,对活性物结合力破坏越大,寿命越短;反之则循环寿命越长。从理论上讲蓄电池使用时应尽量避免深放电,应做到浅放勤充,前提是有特别匹配的充电器与之匹配。但是实际使用中,由于蓄电池充电受充电器性能和蓄电池本身的离散及充电习惯及充电速度影响,充电器的电压均比较高,或多或少都存在过充电。特别是充电多数在夜间进行,时间一般在6-10小时,平均8小时左右,若是浅放电,其充电很快就会到达末期,这时充电效率变低,会产生过充电。过充电时间比较长,加上频繁充电,就会使蓄电池寿命因充电受到较大影响。理想的充电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要参考平时运行频率、里程情况、蓄电池厂提供的说明,以及配套的充电器性能等参数制定充电频次。按绝大多数用户的情况,蓄电池以放电深度为50%-70%时充一次电,这样可使蓄电池寿命达到效果。实际使用时可折算成骑行里程,在需要时充一次。3、温度对充电的影响蓄电池在高温季节运行,主要存在过充电的问题。蓄电池温度增高时,各活性物质的活度增加,正极析氧电位一下降,负极析氧电位也下降(负值下降),因此,充电时充电反应速度快,充电电流大,充电时需要的充电电压较低。为防止过高的充电电压,应尽量降低蓄电池温度,保证良好散热,防止在烈日暴晒后即充电,并应远离热源。蓄电池在低温情况下,各活性物质活度降低,其电极上的p溶解变得困难,充电时消耗p后很难得到补充,所充电电流大幅度下降,正极板在-20℃时充电接受电流仅为常温的70%,而负极充电受膨胀剂的影响,低温充电接受能力更低,-20℃的充电接受电流仅为常温下的40%。因此,低温条件下充电主要存在充电接受能力差、充电不足的问题,要求提高充电电压和延长充电时间。改善低温性能主要应从负极着手。低温使用时应采取保温防冻措施,特别是充电时应放在温暖的环境中,有利于保证充足电,防止不可逆硫酸的产生,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蓄电池的存储和使用期间,可定期进行活化充电,即所谓的均衡充电,这对防止蓄电池不可逆硫酸盐化非常有利,对蓄电池使用寿命很有好处,值得提倡。三、理士蓄电池的使用注意事项1、防止过放电蓄电池放电到终止电压后,继续放电称为过放电。过放电会严重损害蓄电池,对蓄电池的电气性能及循环寿命极为不利。蓄电池放电到终止电压时内阻较大,电解液浓度非常稀薄,特别是极板孔内及表面几乎处于中性,过放电时内阻有发热倾向,体积膨胀,放电电流较大时,明显发热(甚至出现发热变形),这时硫酸铅浓度特别大,生存晶枝短路的可能性增大,况且此时硫酸铅会结晶成较大颗粒,即形成不可逆硫酸盐化,将进一步增大内阻,充电恢复能力很差,甚至无法修复。蓄电池使用时应防止过放电,采取“欠压保护”是很有效的措施。另外,由于电动车“欠压保护”是由控制器控制的,但控制器以外的其他一些设备如电压表、指示灯等耗电电器是由蓄电池直接供电的,其电源的供给一般不受控制器控制,电动车锁(开关)一旦合上就开始用电。虽然电流小,但若长时间放电(1-2周)就会出现过放电。因此,不得长时间,不用时应立即关掉。2、防止过充电前面已经对过充电进行了阐述,过充电会加大蓄电池的水损失,会加速板栅腐蚀,活性物质软化,会增加蓄电池变形的几率。应尽量避免过充电的发生;选择充电器参数要与蓄电池良好匹配,要充分了解蓄电池在高温季节的运行状况,以及整个使用寿命期间的变化情况。使用时不要将蓄电池置于过热环境中,特别是充电时应远离热源。蓄电池受热后要采取降温措施,待蓄电池温度恢复正常时方可进行充电。蓄电池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保证良好散热,发现过热时应停止充电,应对充电器和蓄电池进行检查。蓄电池放电深度较浅时或环境温度偏高时应缩短充电时间。3、防止短路蓄电池在短路状态时,其短路电流可达数百安培。短路接触越牢,短路电流越大,因此所有连接部分都会产生大量热量,在薄弱环节发热量更大,会将连接处熔断,产生短路现象。蓄电池局部可能产生可爆气体(或充电时集存的可爆气体),在连接处熔断时产生火花,会引起蓄电池;若蓄电池短路时间较短或电流不是特别大时,可能不会引起连接处熔断现象,但短路仍会有过热现象,会损坏连接条周围的粘结剂,使其留下漏液等隐患。因此,蓄电池不能有短路产生,在安装或使用时应特别小心,所用工具应采取绝缘措施,连线时应先将电池以外的电器连好,经检查无短路,后连上蓄电池,布线规范应良好绝缘,防止重叠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追求、敢为人先、励精图治、奉献社会”是公司十年艰苦创业实践的写照和升华。“追求”是一种奋发有为的竞争精神;“敢为人先”是一种藐视任何艰难险阻的大无畏气度;“励精图治”是一种瞄准目标,追求有效治理的志向;“奉献社会”则是我公司对社会的一种承诺。经营理念:以客户为关注焦点,倾听客户的声音。快速的服务行动,满足客户的合理要求。以品质改善为工作重心。从各种不良中提取品质问题。督促相关部门改善品质。确认品质改善在实际使用中的效果。以业务成长为终目的。售前规划设计增加产品之技术附加值。售中展现公司之技术实力。售后体现公司对客户的呵护。我们的服务宗旨是:高度专业的精神 + 快的速度 + 的产品 + 惠的价格+优质的服务为了加强铅污染和资源循环利用,促进铅酸蓄电池行业和再生铅产业有序发展,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关于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的意见,近日 《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的工作方案》。该方案表示,2014年6月底前,不能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环保部准入公告的铅酸蓄电池、再生铅生产企业一律列入下一年度落后产能淘汰计划;2014年底前淘汰所有3万吨以下再生铅和开口式普通铅酸蓄电池生产能力。该方案表示,要建立严格的铅酸蓄电池、再生铅行业准入制度,加强环保监查和回收体系建设,完善财税政策。力争 “十二五”期间,完成全省已投产企业行业准入公告,完善回收体系,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和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铅循环再生比重超过50%。加大清洁生产先进技术推广力度。组织研发双极性密封电池、超级电池、池沫石墨电池等新型铅酸蓄电池技术,推广卷绕式、胶体电解质铅酸电池技术。推进智能快速固化室、真空合膏、管式电极灌浆挤膏等先进成熟工艺技术,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实施铅酸蓄电池拉网式、冲孔式、连铸连轧式板栅制造工艺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同时,加强环境执法监管。2013年底前,在全省开展一次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行业环境保护专项核查行动,并向社会公告通过和未通过核查企业名单;对未通过的核查企业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并组织复查,对复查不合格企业,取消其准入资格;通过核查建立健全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企业环境管理档案和信息管理体系。从2014年开始,每年对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企业进行一次监督监测,对超标排放企业和发生重大铅污染事件的企业及相关人员依法追究责任。现有企业必须建设完善的铅烟、铅尘、酸雾和废水收集处理设施,确保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同时,逐步安装在线监测设施,实现环保在线监督管理。理士胶体蓄电池的应用领域 通信系统光伏系统 风能系统铁路客车 电动车电力系统 UPS、应急照明船舶、海事航标等备用电源 理士国际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努力进取。在品质控制上,成立专业的质量管理中心。成功通过了ISO9001、TS16949、ISO14001、OHSAS01等一系列认证; 产品被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为“产品质量”产品,并在各工厂推进精益生产管理,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企业与国外电池公司进行了多项技术协作,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和仪器,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制造能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与国内知名高校进行持续地技术交流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早日成为全球化的,有竞争力的蓄电池制造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阀控密封型铅酸理士蓄电池的维护保养。。 阀控密封型铅酸理士蓄电池不仅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在石油化工、海洋石油开采及电力系统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用于UPS、直流盘、导航系统等,蓄电池的性能好坏对于生产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定期对蓄电池进行检验和维护是非常必要的。然而作为工程技术服务公司,我们在为用户进行蓄电池定期维护中发现,很多单位蓄电池的维护工作都有待于改进,如新蓄电池安装以后没有经过严格的工程验收,投入运行前没有做10小时率核对性放电;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测设备,只是测量蓄电池的浮充电压、保持表面清洁等,无法准确测量出蓄电池的真实容量,预测蓄电池的可使用时间;不注意日常维护,维护保养不当造成蓄电池早期失效。大部分阀控蓄电池的设计寿命均在10年以上,然而由于生产工艺、运输安装、日常维护等方面的问题,许多蓄电池寿命只有5~6年时间,有些甚至1、2年就出现落后电池现象,正确的检测和维护保养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1 维护保养常见问题 阀控铅酸蓄电池的正常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但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在短短几年内就出现容量不足或失效的现象。维护保养中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温度 蓄电池在25℃的环境下可获得较长的寿命。温度升高时,蓄电池的极板腐蚀将加剧,同时将消耗更多的水,从而使电池寿命缩短。在25℃以上时,温度每升高10℃,蓄电池的寿命缩短一半;超过40℃有热失控的危险。因此必须控制好蓄电池室的温度使其保持在22℃~25℃之间。 很多用户对蓄电池室不注意通风散热及温度控制,室温经常在30多度左右,蓄电池的运行温度则更高,短期内不会暴露出对蓄电池的影响,但蓄电池的性能在几年后的容量检测中就会发现已经大幅下降了。(2)过度充放电 蓄电池在长期过充电状态下,会加速腐蚀,使容量降低;同时因水损耗加剧,将使蓄电池有干涸的危险,从而影响蓄电池寿命。 蓄电池被过度放电会导致电池内部有大量的硫酸铅吸附到蓄电池的阴极表面,在电池的阴极造成“硫酸盐化”。硫酸铅是一种绝缘体,它的形成必将对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在阴极上形成的硫酸盐越多,蓄电池的内阻越大,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就越差,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就越短。 一般运行中的UPS不会出现过充或过放现象,其浮充电压、放电终止电压等参数都已经在设备交接验收时设置好了。值得重视的是,在交接验收中应确保UPS按照蓄电池厂家技术要求设置的相应参数,并进行蓄电池容量核对性试验(充电和放电循环),很多用户忽视了交接验收检查,只充上电就算验收,不核实蓄电池容量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或没有留下任何厂家资料和验收文件、试验报告,这给以后的维护维修、故障分析带来困难。(3)深度放电 通常UPS会设置终止放电电压保护蓄电池,此数值是按照UPS在设计负载放电电流下的终止放电电压设置的。当UPS负载变化为轻载时,例如所需的放电电流仅为蓄电池容量的10%~20%,一旦市电中断,蓄电池一直放电到设定的终止电压而自动关机,由于小电流放电情况下单体蓄电池的实际放电终止电压要高于设计负载规定的终止放电电压,实际上已经迫使蓄电池进入深度放电的状态,必将造成蓄电池过早地失效报废。 因此,当一些老型UPS不具备根据蓄电池放电电流与终止电压特性自动调节终止电压功能时,或者不具备长放电时间限定功能时,就要经常检查负载变化,及时调节终止电压,避免轻载引起的蓄电池深度放电。(4)长期浮充 蓄电池在长期浮充电状态下,只充电而不放电,势必会造成蓄电池的阳极极板钝化,使蓄电池内阻增大,容量大幅下降,从而造成蓄电池使用寿命缩短。 很多用户都忽视了定期进行蓄电池放电的意义和重要性,这也是造成蓄电池性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2 常用测试方法 蓄电池除日常清洁、紧固、巡检等常规检查外,还应进行必要的测试。(1)测量电池单体浮充电压 每月应测量一次电池单体浮充电压,填好测量记录并记下环境温度。可以直接用万用表手工测量,也可以通过监测设备测量。浮充电压的设置对电池的寿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在理论上要求浮充电压产生的电流量是用以补偿电池的自放电。浮充电压过高会引起电池正极腐蚀和失水,使电池容量下降;而浮充电压过低,也会使电池充电不足,引起电池落后,严重时会出现电极硫酸盐化。浮充电压的选择可以根据厂家说明书的要求而设定,没有说明书时也可以设置在(2.23~2.28)V·N(N为单体电池个数)。 虽然测量浮充电压并及时作出调整是蓄电池日常维护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测量浮充电压并不能找出落后单体电池。实践证明,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端电压与容量无相关性,从静态的浮充电压,无法准确判断出蓄电池的好坏。(2)核对性放电 按照电力部《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724-2000标准,新安装或大修后的阀控蓄电池组,应进行全核对性放电试验,以后每隔2~3年进行一次核对性试验,运行了6年以后的阀控蓄电池,应每年作一次核对性放电实验。 阀控蓄电池组的恒流限压充电电流和恒流放电电流均为I10。额定电压为2V的蓄电池,充电电压不超过2.4V,组合电池和蓄电池组充电电压不超过2.4V×N。额定电压为2V的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为1.8V;额定电压为6V的组合式电池,放电终止电压为5.25V;额定电压为12V的组合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为10.5V。只要其中一个蓄电池放到了终止电压,应停止放电。 新验收的蓄电池,在5次充、放电循环内,当温度为25℃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10h率放电容量的9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 已投入运行的电池,在三次充、放电循环之内,若达不到额定容量值的80%,此组蓄电池为不合格。 由于缺乏有效的设备,传统放电试验,需将蓄电池组脱离运行,接上电热丝或水阻放电。通过调整电热丝或水阻,使电池组以恒定电流放电,同时用万用表每隔一定时间就须测量电池端电压一次,直至其中有一单体的端电压到达规定的终止电压时停止放电,其放电时间与放电电流的乘积即为该电池的实际容量。此种检测方法测量电池的容量数值准确,能够清晰的判别电池是否为失效电池。由于负载体积庞大,搬运不方便;放电时产生的巨大热能,导致电热丝发红,容易引起安全事故;试验中至少一人测量一人记录数据,工作量过大,难于全面进行;放电快结束时,电池电压下降较快,个别电池端电压可能在两次测量间隔期间突然降至终止电压以下,造成过度放电。(3)内阻(电导)测量 阀控蓄电池的故障,如板栅腐蚀、接触不良、活性物质可用量减少等集中表现于蓄电池内阻的增大、电导的减小,因此,电导或电阻的高低可提供反映蓄电池故障和使用程度的有效信息。 目前国际上流行一种用电导测试的方法检测电池的内阻来藉此判断电池的实有容量。电导,即内部电阻的倒数,是指传导电流的能力,它反映了电阻的大小。测试方法是用交流发电装置向蓄电池单体或蓄电池组注入一个低频20~30Hz或60Hz的交流,测量通过电池的交流电流和每只蓄电池两端的交流电压,然后计算出I/U或Uac/Iac比率,即可得出蓄电池的电导或电阻值,并显示这个值。这一测试理论认为剩余容量和电池内阻有一定的固定关系,特别是在剩余容量不足50%时,会迅速下降,因而根据电池的电导或电阻值来判断电池容量有很好的一致性。 然而阀控电池的电阻组成是复杂的,包含了电池的欧姆电阻,浓差极化电阻,电化学反应电阻及双层电容充电时的作用。在不同的量测点和不同的时刻测得的电阻值包含的组成也是不同的。另外由于内阻值为毫欧级,所以连接电缆、测试夹具、测试仪性能等都会对内阻测量产生较大的,内阻值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怎样得到保障,这是需要大量实践来确定的。 在目前没有权威机构或标准证实的情况下建议将内阻(电导)测量方式作为一种辅助测试手段判别电池性能。3 常用测试手段(1)在线监测 目前使用较多的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是电池巡检仪,采集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通过直流充电设备的监控器可显示各单节电池电压,判断故障电池的编且给出,并测量出每节电池内阻的特性曲线,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日常维护,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另外有些厂商推出了便携式电导测试仪,可在蓄电池运行状态下测量蓄电池电导,根据电导的变化判断蓄电池的容量变化。这对工程技术服务人员来说是非常方便的。(2)蓄电池容量测试 当UPS和直流盘运行时,在退出来的蓄电池组或备用的蓄电池组进行活化和核对性放电时,可以采用专门的蓄电池容量测试设备。蓄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充放电终止电压、单体终止电压、充放电时间都可调可控,同时可以测量记录单体和整组电池的电压、内阻,数据采集周期可以设置到秒级,只要单体终止电压、整组终止电压、充放电时间有一项达到设置值时,测试设备就会自动停止工作,保障蓄电池的安全。新型容量测试仪采用的内置放电负载,没有以往电热丝的笨重和红热现象,极大的方便了工程技术人员的现场使用,取消了使用老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