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读,按照字、词、句逐个来读,一般称为传统阅读法。
科学证明: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大部分,各自主要分管不同的信息内容处理:其中右脑主要是对图形和图像进行记忆和加工,而左脑主要是处理诸如逻辑、数字、文字等非形象化的信息。进行传统阅读时,主要使用左脑;而采用“速读”方式阅读时,则是左右脑并用,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进行文字信息的辨识、记忆和理解,所以“速读”又被称之为“全脑阅读”法。
在传统阅读法中,书面的文字信息对眼睛产生光学之后,视网膜要把这种物理过程转化为神经活动的生物过程,传送到大脑的视觉中枢,由视觉中枢处理后再传达到语言中枢,语言中枢再传递到听觉中枢,后由听觉中枢传输到记忆中枢。这是一个自己读给自己听的过程,即使是高水平的默读也是如此,只不过外部动作控制得比较好罢了。所以,一般人在(以传统阅读法)阅读时,实际上是在“读书”,而不是在真正“看书”。
根据观察和眼动仪的测试,阅读时人的眼球并不是连续不断的移动,而是作不均匀的忽动忽停的跳动。这种快速的眼球运动叫做“眼跳”,在迅速的跳动中间,存在着时间稍长的停顿。这种停顿在阅读学上称作“眼停”,也叫做“注视”。这些现象,法国眼科专家儒伐尔在1906年以前就已经注意到了。
由于纸上的文字是静止的,所以,人们看书的时候,眼睛也必须保持相对静止。但是,看书时要连续看许多文字符号,眼睛又不能不动。这显然是个尖锐的矛盾。只有按照动、静的顺序合理安排眼睛的动作,才能解决矛盾。为了看清楚一个文字符号或一个词组,眼睛必须静止;尔后又必须迅速转移,以便看清楚下一个文章符号或词组,看时又要静止;如此循环往返。因此,眼睛必须接受一定的训练,不是间断地去看,而是动静结合地有效地运动。
....(3)左右大脑协调运作好
....快速阅读强调的整体感知充分开发和利用了右脑巨大的的图像识别和形象记忆能力。当快速阅读者以一目二三行,或一目十行,乃至一目一页来进行阅读时,读物内容是以组块或整页为单位被感知和记忆的。也就是说,一页书将象一幅画或者一个电影、电视镜头一样被输送到大脑的记忆仓库之中保存的。在理解和回忆时,左脑把右脑中储存的形象记忆内容转化成语言,然后再表述出来。也就是说:快速阅读方法充分激发右脑高度的图形识别、记忆和处理能力,由左脑承担意义性信息的处理,这样就使左右脑协同起来,以全脑来处理阅读过程中获得的信息。这样一来,我们的阅读记忆必然能够收到1+1>2的高质量、高效率。因此,凡是掌握了快速阅读的人都会觉得,在看书时有一种“太清楚、太明白”的感觉,当需要回忆读过的部分内容时,他们不仅能复述或默写出来,而且能清楚地记得该部分内容在书中的哪一页的哪一个位置。
....所以,综合论之,速读这种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既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阅读速度,又可以提高理解记忆效果,同时还能获得更好的理解度,这才是真正符合人的生理特点的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