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鑫泰二手设备购销部
联系人:郭经理
电话:15166713066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
灭菌
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称为灭菌。灭菌常用的方法有化学试剂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和过滤除菌等。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培养基灭菌一般采用湿热灭菌,空气则采用过滤除菌。 [1]
灭菌的彻底程度受灭菌时间与灭菌剂强度的制约。微生物对灭菌剂的抵抗力取决于原始存在的群体密度、菌种或环境赋予菌种的抵抗力。灭菌是获得纯培养的必要条件,也是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中必需的技术。
中文名 灭菌 外文名 sterilization 专 业农业科学 拼 音 miè jūn 解 释 用理化方法杀死微生物 适用行业 食品/医学
目录
1 定义
2 微生物
3 灭菌原则
? 基本要求
? 方法的选择
? 灭菌方法
4 方法概述
? 热灭菌法
? 干热灭菌
? 湿热灭菌
? 间歇灭菌
? 辐射灭菌
? 渗透压灭菌
? 化学试剂灭菌
5 具体操作
? 概述
? 加热灭菌
? 过滤灭菌
? 照射灭菌
? 化学灭菌
? 无菌操作
6 灭菌参数
7 干热灭菌
8 湿热灭菌
定义
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使之达到无菌**水平。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称无菌物品。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称为无菌区域。 [2]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令*48号)》(2006)
*七章 附则
*三十六条 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五)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同时,灭菌可以看成是一个过程,所以在《GBT19974-2005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灭菌因子的特性及医疗器械灭菌工艺的设定、确认和常规控制的通用要求》中有如下定义:
3.25 灭菌 sterilization 用来使产品无存活微生物的过程
微生物
微生物对灭菌剂的抵抗力取决于原始存在的群体密度、菌种或环境赋予菌种的抵抗力。灭菌是获得纯培养的必要条件,也是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中必需的技术。
将培养基、发酵设备或其他目标物中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及其芽胞(或孢子)杀灭或去除,从而达到无菌的过程。
灭菌原则
基本要求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WS/T 367*11章的规定。
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可以选择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取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方法的选择
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1)高危险度物品,应采用灭菌的方法处理;
2)中危险度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3)低危险度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的方法:
1) 对收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学传播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取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4)杀灭被**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5)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3]
灭菌方法
1)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可以选择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应采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灭菌、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
3)物品表面消毒,宜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 [3]
方法概述
灭菌常用的方法有化学试剂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和过滤除菌等。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培养基灭菌一般采用湿热灭菌,空气则采用过滤除菌。
热灭菌法
热灭菌法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一切蛋白质变性,酶活性消失,致使细胞死亡。通常有干热、湿热和间歇加热灭菌等法。
干热灭菌
火焰灼烧法或烘箱内热空气灭菌法称为干热灭菌法(dryheatsterilization)。
把金属器械或洗净的玻璃器皿放入电热烘箱内,在150~170℃下维持1~2小时后,可达到彻底灭菌(包括细菌的芽孢)的目的。灼烧(incineration或combustion)是一种彻底的干热灭菌法,应用范围**于接种环、接种针的灭菌或带病原菌的材料、动物尸体的烧毁等。 [1]
湿热灭菌
以沸水、蒸气和蒸气加压灭菌。
巴氏消毒法:因早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用于果酒消毒,故名。这是一种于牛奶、啤酒、果酒或酱油等不宜进行高温灭菌的液态风味食品或调料的低温消毒方法。 [1]
巴氏灭菌法就是湿热灭菌,此法有两种方式 [1] ,①经典的低温维持法(lowtemperatureholdingmethod,LTH):在61.7~62.8℃下处理30分钟;②较现代的高温瞬时法(hightemperatureshorttime或flushpoint,HTST):在71.6℃或略高温度下处理15分钟。在上述诸法中,以蒸气加压灭菌效果好,可用常压蒸气灭菌,也可在高压蒸气锅中(一般使用1千克/厘米2)灭菌,其蒸气温度可达121℃,能将耐热的芽孢在30分钟内全部杀死。但对某些易被高压破坏的物质,如某些糖或**含氮化合物,宜在0.6千克/厘米2压力下(110℃)灭菌15~30分钟。
煮沸消毒法:采用在100℃下煮沸数分钟的方法,一般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1]
间歇灭菌
间歇灭菌连续3天,每天进行一次蒸气灭菌的方法。此法适用于不能耐 100℃以上温度的物质和一些糖类或蛋白质类物质。一般是在正常大气压下用蒸气灭菌1小时。灭菌温度不**过100℃,不致造成糖类等物质的破坏,而可将间歇培养期间萌发的孢子杀死,从而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
辐射灭菌
辐射灭菌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射线进行灭菌的方法。较常用的有紫外线,其他还有电离辐射(射线加快中子等)。波长在25000~80000纳米之间的激光也有强烈的杀菌能力,以波长26500纳米有效。辐射灭菌法**于某一定材料,因所需设备复杂,难于广泛使用。
渗透压灭菌
渗透压灭菌利用高渗透压溶液进行灭菌的方法。在高浓度的食盐或糖溶液中细胞因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结果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化学试剂灭菌
大多数化学药剂在低浓度下起抑菌作用,高浓度下起杀菌作用。常用5%、70%和乙二醇等。化学灭菌剂必须有挥发性,以便清除灭菌后材料上残余的药物。
化学灭菌常用的试剂有表面消毒剂、抗代谢药物(磺胺类等)、抗生素、生物药物素抗生素是一类有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或人工衍生物,他们在很低浓度时就能抑制或感染它种生物(包括病原菌,病毒,癌细胞等)的生命活动,因而可用作优良的化学**剂。 [1]
具体操作
概述
灭菌,可称为除去或杀灭物质中全部微生物。就一般灭菌方法来说,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污染状况、被污染物品的性质与状态,对下述灭菌方法可单独或合并使用。是否达到灭菌的目的,通常情况下要采用无菌试验法进行判定。对灭菌操作时的温度、压力等是否适合灭菌的条件,必须得到十分的确认。在灭菌条件选定后,还要进行灭菌效果的确认,以保证使用的各种灭菌条件适合于要杀灭的目标菌。
加热灭菌
使用加热灭菌法,在温度和压力等规定的灭菌条件下,要达到一定的加热时间,因灭菌物品的性质、灭菌容器的容积大小各异,所以,灭菌时间是从容器内全部达到规定的温度时开始计算。
1、火焰灭菌法,是利用火焰加热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
本办法以燃气为主,用于磁制与金属制口及在火焰中不会破损的物品。加热时间通常在喷灯或酒精的火焰中加热秒以上。
2、干热灭菌法,是利用干热空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
本办法以燃气为主,用于磁制、金属制若干物品,纤维制物品,矿物油、脂肪、脂肪油、试验药物、固态的医药品等耐高温的物品;利用燃气和电能直接加热空气,将加热的空气进行循环,保持干燥与高温状态。通常,在以下几种条件下进行灭菌。
135℃~145℃ 3~5小时;160℃~170℃ 2~4小时;180℃~200℃ 0.5~1小时;200℃以上0.5小时以上。在密封容器中装入医药品、水溶液等,这些物品属耐高温的物品,可用134℃~138℃的热空气,加热3分钟以上进行灭菌。
3、高压蒸气灭菌法,是利用适当温度和压力的饱和水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本办法以燃气为热源,用于磁制、金属制、橡胶制、纸制、纤维制的物品、水、培养基、试验药品、试验液体和液态医药品等的灭菌,总之,用于耐高温高压水蒸气的物品。为确实达到灭菌,灭菌容器中的原有空气在操作中要从排气中排
未来食品行业零售额、餐饮收入将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由于城乡、不同地区的居民在食品消费上有较大的差距,食品消费市场仍有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另外,城镇化过程中,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升级将是带动食品消费的重要力量,预计到2015年中国食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将**过2.5万亿元,年增速将保持在10%以上。
简介
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就是把可以吃的东西通过某些程序,造成更好吃或更有益等变化。将原粮或其他原料经过人为的处理过程,形成一种新形式的可直接食用的产品,这个过程就是食品加工。
比如用小麦经过碾磨,筛选,加料搅拌,成型烘干,成为饼干,就是属于食品加工的过程,食品加工是一种专业技术。
行业背景
食品安全已成为21世纪**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虽已具备功能较为齐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但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食品加工业生产力水平却十分落后,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 虽然食品加工企业大多为微利企业,但他们却承担着市民们一日三餐特别是早午餐的重任。这些食品加工企业注重创新发展了,食品安全基础就夯实了。
食
食品加工车间
食品加工车间
品加工业虽然早走向市场,但由于其关系百姓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特殊性,**不能当甩手掌柜,或只是一味强调监管封堵,而不积极引导扶持。
人才资源缺乏,企业后劲不足。由于社会价值取向的偏差,食品加工业人才匮乏。不少大中专毕业生,宁愿坐在家里待业,也不肯应聘食品加工企业。不少业内人发誓:“辛苦这辈子,决不让下代再从事这个行业。”
主要分类
制品加工、调味品加工、水果制品加工、酒类加工、淀粉及其制品加工、膨化食品加工、糖果制品加工、饮料加工、休闲小食品、水产品加工、禽蛋制品加工、面制加工、乳制品加工、豆制品加工、米制品加工、薯制品加工、蔬菜制品加工、综合加工技术。
三个阶段
食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食品工业指主要以农业、渔业、畜牧业、林业或化学工业的产品或半成品为原料,制造、提取、加工成食品或半成品,具有连续而有组织的经济活动工业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的食品工业发展迅速, 食品加工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展,利用的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我国的食品工业起步较晚,居民的食品消费一直以直接的农产品消费为主,我国的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平稳缓慢的增长这个阶段我国的食品工业处于“进口型“的状态
这个阶段我国的食品工业发展比较缓慢,整个行业的劳动率比较低,技术生产水平严重依赖国外进口,而且对引进的技术吸收水平也很低。另一方面也受到国家发展政策的影响,重视重工业而轻视轻工业,对食品工业的发展不够重视。
二、食品工业的觉醒阶段
1978年,我国实行了**,经济呈现全面振兴之势。**为食品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为先进技术的引进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由于食品工业有“久病积重难返”的困难,因而在开放之年没有爆发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在两年之后,食品行业的技术引进以及新增投资开发挥作用,即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食品工业呈现出了觉醒之势,整体发展水平突然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我国在政策上逐渐重视食品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十五”中加大了对食品工业科技研发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力度,使得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表现出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2003年以来我国的食品工业发展速度又明显**上一阶段,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44%。在已有的基数之上,每年的产值增长都在4000亿元以上。从食品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额来看,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民以食为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食品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食品已朝着营养、绿色、方便、功能食品的方向发展,且功能食品将成为新世纪的主流食品。食品工业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装备食品工业的食品机械工业发展尤为迅猛。
乳品加工业
乳制品加工业是指为从事相关液体乳及乳制品生产加工的行业。
中文名 乳品加工业 相关产品 液体乳及乳制品 产品标准 严格按照国际标准 关键技术 浓缩设备、均质机、无菌生产线
目录
1 科技需求
2 评价指标体系
科技需求
1.我国乳品加工业科技创新现状
乳品加工业的科技创新可分为知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设备创新和管理创新。目前我国乳品加工业的创新主要表现为产品创新,还没有上升到技术创新的程度。
①产品创新现状
产品是乳品加工企业的根本,在目前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的时期,产品创新成为乳品加工企业获得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的灵魂。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补贴较少,乳品加工企业只能靠自己进行研发,或者与科研院所合作。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教授认为,创新有两种类型:第1类是原理上的改变,如从无到有的创新(如科技发明);第2类创新是在第l类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这类改进更符合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和个性需求。具体到乳品企业.产品创新从大方向来看,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从产品技术上创新,即原理上创新,如蒙牛的真果粒,果粒酸奶的出现令酸奶的品种更加丰富,在纯奶中添加益生元使营养更容易吸收等;二是改进产品,使之更符合消费者的个性需要.如光明乳业的舒平牛奶,由于添加了可以降低血糖的物质.从而满足了特定消费者的个性化需要,企业的发展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乳品加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以产品竞争为主,还没有上升到技术竞争。产品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创新方面.大型乳品加工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中心。研发中心主要是研发新产品、补充产品品种,如液体乳中新的风味乳品、固体乳中乳粉的新配方、具备一定功能的新乳粉等。产品创新的方式主要依靠自主创新,也有企业与研究机构或高校进行合作创新。国内乳制品企业同质化严重、品种单一,应扩大产品种类,适合个性化消费。目前国内大企业研发产品根据产品和所使用的设备,有的需要2~3个月,有的需要2~3年,总体上周期长、投入大,且产品的创新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如老酸奶初是由蒙牛研发成功.随后其他企业也开始陆续推出类似产品。
②技术设备创新现状
在乳品加工技术方面, 国外的设备商和技术基本控制了中国市场。蒙牛、伊利等大的乳品加工企业生产设备从原料奶检测到加工再到包装绝大部分都是成套进口设备.只有少数的灌装设备为国产。而且越是大型的企业越倾向于使用效率高、成熟可靠的国外进口设备。国外进口的成套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主要依靠中控室的电脑进行控制,节约了大量劳动力,保证了产品的安全。目前国内乳品加工企业多采用进口检测、生产和包装设备。因此,应加强技术装备的吸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尤其是检测设备,应该在引进的基础上进行吸收创新,开发低成本、适合中国国情的检测设备。
2.乳品加工业关键技术分析
我国乳品加工技术装备水平已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大型乳品加工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国乳品加工的关键设备如浓缩设备、均质机、无菌生产线、检测设备、乳粉生产设备等还与国外存在很大差距。目前乳品加工业的主要加工流程包括原料乳检测、原料乳加工、灌装和成品检测等环节。我国乳品加工业在加工技术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在加工流程中还有一些环节需要提高技术水平以满足企业安全生产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需要。
①原料乳检测环节
乳品加工业门槛提高后,很多小企业因无力购买昂贵的检测设备而被淘汰,生存下来的企业规模都比较大,都有准入制度要求的检测设备。国际标准对于原料乳的检测有明确规定,为了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乳品加工企业都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但目前国际标准要求使用的设备有些已经过时或检测时间过长、检测成本过高,导致原料奶的储存时间延长。因此,提高原料乳的检测技术既能缩短检测时间又能保证原料乳的安全 目前对于国家要求的检测项目,乳品加工企业多采用综合快速检测设备进行检测,且大部分设备为进口。丹麦的进口检测设备1次可检测13个项目。但在抗生素和重金属检测方面仍然为人工检测。
②原料乳加工环节
虽然国内也生产中间加工环节所使用的分项设备.乳品加工业洗牌之前主要销售给中小乳品加工企业.但大部分乳品加工企业使用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成套进口设备,加工过程主要由电脑控制的中控室进行控制.因此整个加工流程技术比较先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乳粉生产设备大部分应用的是国产设备,与国外生产技术有较大差距。均质机由于其应用行业较多,在乳制品行业虽被广泛应用,但其稳定性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目前占液体乳比重较大的**高温灭菌乳的生产设备基本上为引进的国外成套生产设备。我国虽然也有无菌生产设备。但是生产效率和性能与国外差距悬殊。且缺乏成套设备的研发。
乳制品杀菌技术分为冷杀菌和热杀菌。目前我国的杀菌技术都为热杀菌,包括巴氏杀菌和**高温杀菌。其中非常重要的杀菌技术装备我国也有企业生产.且价格相对较低,但是杀菌效率和稳定性与进口设备有较大差距。此外因为国外的杀菌设备与其他自动化设备相配套,导致国内设备的竞争力较差。
③灌装环节
灌装环节也是保证牛奶质量的关键环节。大型乳品企业在引进成套进口设备时也引进了进口的灌装机.如德国GEA设备、瑞典利乐等。也有乳品企业使用国产灌装设备,如杭州东亚的软包装灌装设备。国产灌装机在软包装方面比较有竞争优势,但其他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
④成品检测
液态奶的无菌灌装要求达到商业无菌,目前微生物检测所需时间较长.延长了产品到达消费者手里的时间。因此应该研发更先进的商业无菌检测方法,缩短检测时间。
⑤新原料开发
近年来.我国发酵乳在乳制品中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我国发酵乳制品新品种少、产品结构单一。一方面由于原料有限,另一方面跟落后的生产技术有关。目前我国在新原料的研发方面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还处在了解乳酸菌菌种和控制发酵工艺的阶段。且我国的乳酸菌菌种大多分离自国外的发酵剂或发酵乳,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乳酸菌菌种资源库,国内一些菌种保藏中心拥有的乳酸菌种类较少,而且一般都是只做保存,对于专业乳制品发酵剂的研究相对较少。在益生菌发酵产品开发方面.缺乏一些基础性研究及益生菌功能评价体系。欧洲食品工业比较发达,目前主要的研发方向已经从原料的研发转向以市场为主导的新产品的开发。与国外相比,我国乳制品品种较少,难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研发更多的新品种需要新原料,加强新原料的研发是研发新产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重要基础。
⑥乳粉生产
乳粉生产中,发达国家多采用多效蒸发器进行牛乳的浓缩,而我国仍采用单效和双效的蒸发器,国内目前开发的设备高能达到四效,而国外的设备能达到六效。乳粉生产设备大部分应用的是国产设备,与国外生产技术还有较大差距。
3.乳品加工业的科技需求
①新知识
发酵乳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我国在发酵乳尤其是益生菌研究方面的基础研究较少,基本实行“拿来主义”。另外,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我国益生乳酸菌研究开发上应用非常少。因此,增加针对益生乳酸菌的基础研究将是我国益生乳酸菌产业发展的关键。
②新产品
目前我国乳制品品种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乳制品的要求不断提高,乳制品的消费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因此应加强高端产品品种的研发和生产,如酸乳、干酪、乳清等。市场上不仅要与基础乳产品,还应有高品质、高营养、功能多样化的高附加值产品。
③新技术
加强原料乳和成品检测技术的研发,**原料安全和成品的及时消费。尤其是对含量甚微但影响大的物质的检测,如重金属和**磷的快速检测。冷杀菌技术由于杀菌过程中食品温度并不升高或升高幅度很小,既有利于保持食品功能成分的生理活性.又有利于保持其色、香、味及其营养成分,成为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杀菌技术。目前我国的冷杀菌技术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应加快研究成果的应用。
④新设备
原料乳检测是保证原料安全的关键。目前我国的原料乳检测设备大部分为进口设备,价格高昂。因此应加强快速全面检测设备的研发。
近年来,我国乳制品加工技术装备明显提高。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如蒙牛、伊利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国乳制品加工的关键设备与进口设备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设备自动化方面,国内缺乏成套自动化加工设备的研发。因此,我国应加强成套自动化乳品加工设备的研发。
目前乳品加工的灌装设备有些是成套自动化设备的一部分,有些是国产的软包装设备。在灌装设备方面应加强砖型、枕型无菌包装设备的研发。
乳粉加工中使用的浓缩设备应重点开发多效蒸发器。并重点加强膜分离浓缩技术的研究。
⑤新原料
发酵乳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益生菌发酵乳乳制品。国内各研究单位应加强乳酸菌菌种的研发,开发自身的发酵剂或发酵乳,尽快建立乳酸菌菌种资源库。
牛奶浓缩设备
乳品工业中的膜分离技术已很成熟。当前,几乎所有的国际乳品加工厂都采用了工业化反渗透和超滤装置加工脱脂乳和乳清液,尤其是利用膜技术分离浓缩乳清蛋白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
膜分离技术用于乳品加工可以降低能耗,减少废水污染及综合利用副产品等,尤其是乳清的回收利用,可以产生显着的经济效益。
膜技术在乳品工业中主要用于:牛奶浓缩;乳清脱盐;牛奶的组分分离;废水处理同时回收蛋白质;滤除牛奶或乳清中的细菌等。
中文名 牛奶浓缩设备 简 介 膜分离技术已很成熟 加工流程 乳清—预处理—超滤—脱盐 采用技术 采用超滤(UF)技术后
目录
1 简介
2 加工流程
? 脱脂乳浓缩
? 乳请脱盐与浓缩
? 乳品的微滤除菌
3 膜法浓缩分离的特点
4 应用领域
简介
乳品工业中的膜分离技术已很成熟。当前,几乎所有的国际乳品加工厂都采用了工业化反渗透和超滤装置加工脱脂乳和乳清液,尤其是利用膜技术分离浓缩乳清蛋白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
膜分离技术用于乳品加工可以降低能耗,减少废水污染及综合利用副产品等,尤其是乳清的回收利用,可以产生显着的经济效益。
膜技术在乳品工业中主要用于:牛奶浓缩;乳清脱盐;牛奶的组分分离;废水处理同时回收蛋白质;滤除牛奶或乳清中的细菌等。
加工流程
脱脂乳或乳清—预处理—超滤—脱盐—蒸发—喷雾干燥—成品—包装;
奶酪生产的传统工艺是在脱脂乳中加入发酵剂和凝乳酶后再进行混合和凝固,在此过程中会有25%的乳清蛋白从凝乳中析出排放到乳清中而流失。而用超滤(UF)浓缩脱脂乳,大部分乳糖可透过膜而被除去,大部分乳清蛋白被膜阻留在浓缩乳中,从而提高奶酪产量和质量。其基本工艺如下:
脱脂乳—预处理—超滤—浓缩液—加发酵剂—奶酪制造—奶酪
反渗透(RO)法浓缩可去除60%以上的水分,可将牛乳的固形物含量由原来的8%提高到22%,而固形物的透过率只有0.15%~0.2%;脱脂乳浓缩采用温度30~50℃超滤,可将脱脂乳浓缩到固形物3~4倍,通过稀释过滤除去乳糖和盐分后,可得到蛋白质含量高达80%的脱脂浓乳,然后进行干燥,可节约大量的能源。
脱脂乳浓缩
利用膜滤技术对乳品组分进行浓缩与提纯能够保留乳品原有的风味,已广泛应用于脱脂乳的浓缩。膜技术作为乳品的低温浓缩技术,取代了传统的热蒸发浓缩,节省了大量的能源。另外,膜浓缩的加工温度较低,可防止乳品中的营养成分被高温破坏和高温环境下蛋白质的变性。
乳请脱盐与浓缩
作为制酪工业的副产品,乳清的组成很复杂,其中人们感兴趣的是乳清蛋白。目前乳清的大用途是饲料。通过不同的膜组合和DF技术,可以从乳清中得到不同的产品。
采用超滤(UF)技术后,可从乳清中分离出低分子的水、盐和乳糖,从而改善了浓缩物中蛋白质、乳糖和盐的比例。随着浓缩度的提高,可使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调节到所需数值,一般可将乳清浓缩到总固形物25%以上,喷雾干燥后,得到乳清蛋白浓缩粉,其蛋白质含量可达35~80%。
应用反渗透(RO)脱除甜乳清中的水分,再蒸发干燥。生产奶酪和其它硬奶酪所产生的咸乳清(盐含量较高),很难和甜乳清同样进行处理。必须先脱盐然后才能回收、蒸发、干燥。
因为超滤(UF)可以完全截留牛奶或乳清中的蛋白质,而乳糖和灰分可完全透过,因此可采用“稀释超滤”的工艺在浓缩蛋白质的同时尽可能的去除乳糖和灰分。从而制取高蛋白的脱脂奶粉和脱盐、脱乳糖的乳清粉,用于生产冰淇淋和酸奶及软奶酪和其它发酵乳制品。
乳品的微滤除菌
选用1.4μm孔径的微滤(MF)膜,可完全截留乳品中乳脂肪和细菌,而酪蛋白则完全透过。将微滤(MF)和高温短时杀菌结合起来,可降低热处理强度,提高无菌奶的质量。
膜法浓缩分离的特点
在常温和低压下进行分离与浓缩,因而能耗低,从而使设备的运行费用低。
设备体积小、结构简单,故投资费用低。
膜分离过程只是简单的加压输送液体,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操作管理。
膜作为过滤介质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均匀连续体,纯物理方法过滤,物质在分离过程中不发生质的变化(即不影响物料的分子结构)。
应用领域
★氨基酸、肽、抗生素
★植物原料药(黄酮、色素等)
★生物发酵制剂
★大输液除热源
★生物藻类制品
★肝素、酸软骨素、生物多糖
★寡糖、低聚糖、单糖
★柠檬酸、苹果酸等**酸
★果蔬汁
★酿造产品(酒类、醋等)
★乳制品
★医用无菌无热原水设备
★工业分离、浓缩、提纯
★工业废水处理,电泳漆,电镀含油废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