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迪庆专业除尘器生产
行 业:环保 大气污染控制设备 除尘设备
发布时间:2020-05-11
2.风机电机电流小/风量小
主要原因及排除方法:
1)除尘器压差高:参见以上。
2)风机和马达皮带轮接反:查看图纸,反接皮带轮。
3)管道积灰堵塞:清理管道,检查气体流速。
4)风机挡板关闭:打开挡板并锁定在开位。
5)除尘器提升阀关闭:检查气路,打开阀板。
6)系统静压过高:测量风机两端静压并检查设计规格,按需调整。对于高流速检查管道更换原有不良设计。
7)风机没有运行在设计要求内:检查风机进口结构以确保作到平稳气流。检查叶片有无磨损,按需要修复或更换。
8)风机反向转动:反接马达上接线。
5.风机磨损严重
主要原因及排除方法:
1)风机处理过量粉尘:参见以上。
2)风机不适当:确定风机对工况是否适合;咨询制造厂。
3)风机转速过高:咨询制造厂。
2 布袋除尘技术在高炉煤气除尘中的应用机理
2.1 布袋除尘器滤料的捕集
在应用布袋除尘技术对高炉煤气中的粉尘进行净化、清除时,布袋除尘器中的滤料会通过惯性碰撞效应、静电效应、筛滤效应、扩散效应、重力沉降效应等对尘粒进行捕集。例如,当高炉炉内颗粒较大的粉尘在气流作用下,接近布袋除尘器捕集纤维时进行迅速流转,较大粉尘颗粒受惯性力的作用将偏离气流轨道,并沿着原有的运动轨迹前移,并与捕集纤维发生撞击,在捕集纤维捕集筛滤效应下实现尘粒过滤。与此同时,当气流穿过布袋除尘器滤料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形成静电效应,使尘粒负有电荷,并在电位差以及库仑力作用下对尘粒进行吸附、捕集。
2.2 布袋除尘器粉尘层的捕集
通常情况下布袋除尘器的滤袋都是由纤维编制而成,在进行净化、过滤时,受扩散、吸附等作用的影响,粉尘颗粒将在滤料网的空隙中形成“架桥现象”从而使减小滤料网的孔径,逐渐形成粉尘层。由于粉尘层中的尘粒直径在一定程度上小于滤料纤维的直径,从而出现粉尘层的筛滤、截留等,进而提升布袋除尘器除尘效果。
2.3 布袋除尘器对高炉煤气粉尘的净化、清除通常情况下,高炉煤气中存在的烟尘、粉尘的粒径分布情况是由小到大进行分布的。因此,在布袋除尘器工作过程中,含有尘粒的气流会通过布袋除尘器中的滤料,在此过程中颗粒较大的尘粒受重力作用留在滤料中或滤料网的表面上,而颗粒较小的尘粒(小于滤布空隙)受力的冲击、筛滤等作用或留在滤料表面或受布朗运动作用留在滤布的空隙中。随着滤料捕集到的尘粒的不断积累,将在滤袋表面形成粉尘层,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滤袋的“滤膜”,增强布袋除尘器的净化、除尘效果。
不同滤料除尘机理的差异
目前,布袋除尘器采用的滤料可归纳为三大类:
(1)纺织物滤料(包括无绒的素布和绒布);
(2)毡或毡滤料;
(3)薄膜(覆膜)滤料。
不同的滤料,粉尘的过滤机理是各不相同的。
纺织物滤料的孔隙存在于经、纬纱之间(一般线径300~700μm,间隙100~200μm)以及纤维之间,而后者占全部孔隙的30%~50%。开始滤尘时,气流大部分从经、纬纱之间的小孔通过,只有小部分粉尘穿过纤维间的缝隙(对高捻度纱几乎不通过),粗颗粒尘便嵌进纤维间的小孔内,气流继续通过纤维间的缝隙,此时滤料即成为对粗、细粉尘颗粒都有效的过滤材料,而且形成称为“初次黏附层”或“第二过滤层”的粉尘层,于是粉尘层表面出现以强制筛滤效应捕集粉尘的过程。此外,由于气流中粉尘的直径通常比纤维细小,因而碰撞、钩附、扩散等效应明显增加,除尘效率提高。
毡或毡滤料,由于本身构成厚实多孔滤床,可以充分发挥上述效应,因而该“第二过滤层”的过滤作用显的并不重要。关注火电厂技术联盟!
覆膜滤料,其表面上有 一层人工合成的、内部呈网格状结构的、厚50μm、每平方厘米含有14亿个微孔的特制薄膜,显然其过滤作用主要是筛滤效应(也称为表面过滤)。
合理的清灰周期
布袋除尘器在实际运行中,需要对滤料进行周期性的清灰。随着捕集粉尘量的不断增加,滤料对粗细粉尘颗粒表现出强制过滤效应的捕集过程,由于粉尘初次黏附层不断增厚,其过滤效率随之提高,布袋除尘器的阻力也逐渐增加,而通过滤袋的风量逐渐减小,系统能耗增加。这时需对滤袋进行清灰处理。既要及时、均匀地除去滤袋上的积灰,又要避免过度清灰,使其能保留“初次黏附层”,保证工作稳定和高效率,这对于孔隙较大的或易于清灰的滤料更为重要。当除尘器工作60min清灰一次时,则滤袋阻力和通风量可立即恢复到原来数值。随着清灰周期的缩短,布袋除尘器的风量、风压将更加稳定;但清灰过频,又会印起二次扬尘、缩短滤袋使用寿命。所以,一个特定的布袋除尘器在具体的运行工况下,选择合理的清灰周期是至关重要的。
-/gbadfj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