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和食品安全目标 根据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公司制定可测量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目标(参见《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管理程序》);根据各部门在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承担的职责,将质量和食品安全目标分解落实到各职能管理部门。公司以及各部门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目标包括了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水平、食品安全水平、满足服务和客户要求的内容。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目标颁布令》(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附录)。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目标的完成情况应进行考核分析,编制《目标考核分析报告》。 2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策划 管理者组织各职能部门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为实现此要求,公司制订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策划程序》,以确保: a) 确定体系所需要的过程以及覆盖的范围(见1.2),以满足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的要求。 b) 任命管理者代表、食品安全小组和组长,设立相应的管理组织架构,并明确各部门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职能,确保管理体系顺利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 c) 通过对标准的学习与理解,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写相应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以规范公司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 d) 当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变更(如:公司组织架构发生大的调整;公司的产品、活动范围、技术和工艺发生变化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发生变化时),公司将重新对上述内容进行策划,以确保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方针目标的持续适宜性。
能力、意识和培训 公司编制了《人力资源控制程序》描述以下方面的要求: a) 根据各岗位的职责分配,编制文件《岗位描述表》规定其对任职员工能力的需求,以此作为的重要依据。 b) 公司对能力不能满足需求的员工提供培训或其他措施,使员工的能力满足岗位的需求,胜任本职工作。 c) 以各种方式如理论考试、操作考核、业绩评定及现场观察等办法对培训或其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对于确实难以胜任岗位要求的人员,可以考虑采用再培训、调岗或解除劳动合同等措施,以满足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d) 通过培训、宣传让员工具有相应意识或能力: ?个人的工作对方针、目标的实现的相关性和重要性; ?严格遵守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规定是实现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基础。员工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供有助于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目标的实现; ?负责食品安全过程的监视人员接受适宜的监视技术培训,并在过程失控时能够采取必要措施; ?影响食品安全的员工能够认清有效的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的必要性; e) 应按《质量记录管理程序》规定 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的相关记录。
1总则 公司编制了《管理评审程序》规定管理者应在不**过12个月的时间间隔内评审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评价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形成并保持相关的记录,确保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会议应对以下事项进行评审分析: a) 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外部审核结果。 b) 内、外部沟通活动,包括顾客反馈信息,以及相关方的意见。 c)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绩效,包括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方针和目标实现情况,产品实现过程和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和结果。 d) 纠正和预防措施状况。 e) 以往管理评审会议的跟踪措施。 f) 可能影响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 g) 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出的改进建议。 h) 外部产品检验,食品安全的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 i) 紧急状况、事故和撤回。 j) 体系更新活动的评审结果。 资料的提交形式应能使管理者将所含信息与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相联系。 3 评审输出 记录管理评审过程并编制《管理评审报告》作为评审输出,其内容应包括: a)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的修订。 b) 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采取的必要改进措施。 c) 与客户要求有关的产品的必要改进措施。 d) 食品安全的保证。 e) 由于上述改进措施而导致的资源(包括设施)要求的变化。 《管理评审报告》分发各部门实施,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对实施效果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