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专业隧道防水堵漏 隧道补漏 带水封堵
价格:365.00起
1工程概况
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污水输送过江线路长430米。6根直径1米的污水输送管道垂直进入盾构井,再水平通过管道,后自下而上离心洲端盾构井。地处长京段江心洲区域,地层水系丰富,围岩级别为Ⅴ、Ⅵ级,风险等级为极高度,在施工中把防水作为施工重点控制,但经过近20年的运行,局部出现渗漏水现象,对的安全运行存在一定的隐患。拱顶覆盖岩层、穿越地层及底板岩层从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层、砂层和全风化含砾砂岩及砾岩、强风化含砾砂岩及砾岩、中风化含砾砂岩及砾岩。
2渗漏水部位及渗漏原因分析
由于水系丰富,特别是春夏两季长江水位较高,导致结构部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渗漏水现象。渗漏水根据形式及部位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①点渗漏;②缝渗漏;③面渗漏。
地下工程中渗漏水现象形式多样,给工程施工带来不少困难,直接影响到的安全运行。在结构设计中,有两道防水体系:一是介于喷射混凝土和二衬之间的由高复合EVA单面自粘防水卷材组成的防水层,二是二衬混凝土与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止水胶组成的防水层,这两道体系的破坏是造成渗漏的直接原因。
1)喷射混凝土施工完毕,在检查断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补喷砂浆找平,确保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后铺设防水层,防水卷材固定采用吊挂方式结合带橡胶垫的射钉固定,再用热风机将每幅防水卷材两边预留的EVA胎基与双面自贴式防水卷材通过橡化沥青非固化涂料粘结,形成防水层。防水层破坏的原因主要是喷射混凝土表面不平或残留的锚杆头及钢筋露头,顶穿防水卷材,在水头压力下,形成渗漏水通道。
2)二衬混凝土结构分段施工,每12m有1条环向施工缝,水平施工缝在仰拱与边墙之间,施工缝之间有遇水膨胀止水条。造成此防水层破坏的原因有:①止水条水平与环向联结不良;②受工序限制,止水条在下次混凝土浇筑前已遇水膨胀并隆起;③止水带安放位置不当,偏离中心或有弯折现象;④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均导致粘结强度不足。
3堵漏施工原则和选材
根据现场观察到的渗漏情况并分析形成原因,通过查阅大量的技术资料,结合类似国内外工程实践经验,本工程确定了基本的防水堵漏施工原则,并结合工地现场试验进行了选材。堵漏施工原则:①变缝为点、变面为点、排堵结合、刚柔并济、止水;②选择耐久、经济、无污染、操作方便的成熟产品;主要堵漏材料:①防水砂浆;②双组分改性环氧树脂灌浆液;③辅材及施工机具。
4堵漏施工工艺
4.1渗漏位置确定
①用汽油喷灯烘干渗漏部位找出渗漏点;②用抹布将渗漏部位擦干,撒上一层干水泥,观察缓慢扩散的湿迹面积,找出渗漏部位。
4.2渗漏点的处理
1)对于有渗水但没有形成淌水的点,首先凿成深3~5cm的坑,坑的四周尺寸略大于漏水点,然后将坑内冲洗干净,用调制好的堵漏灵胶泥填入坑内并按紧,使胶泥与结构良好结合,填满塞实。12h后即可用砂浆抹平处理部位,恢复原状。
2)对于有淌水、涌水的点要用双组分改性环氧树脂灌浆液进行注浆处理,具体步骤:①制作注浆管。截取铝管12~15cm,再截取相应长度的胶管套于铝管口上,搭接3cm左右,用铁丝绑扎固定;②埋设注浆管。将渗漏点凿坑并处理干净后,把注浆管口对准漏水点,用胶泥固定(操作同前),
一、堵漏
(1)在管片生产过程中,设置密封垫的沟槽部位混凝土不密实有水泡、气泡、微裂纹等缺陷,管片拼装完成后,水从绕过密封垫,从水泡、气泡孔处渗漏进来。
(2)由于密封垫粘贴质量不好或在粘贴密封垫后直接下井拼装,在拼装过程中,密封垫部份脱落,两管片间密封垫挤压不密实,造成该处渗漏水。
(3)在拼装过程中,管片发生了碰撞,使止水条脱落或断裂,使密封垫没有形成闭合的防水圈
(4)相邻管片止水密封垫不能完全密贴或者已错开。
(5)止水密封垫上粘有泥土,在管片安装前未冲洗干净。
(6)管片边角处破损处过深,止水密封垫未受挤压而起不到防水作业。
(7)K块位纵缝过宽。
(8)管片脱出盾尾以后,由于管片上浮,使管片错台量大于设计值10mm,使相
邻两管片间密封垫错开使有效接触面不够,造成管片渗漏水。
(9)管片背后注浆的质量差、填充不密实,不能使围岩和衬砌整体协调受力,造成
受力不均,局部变形过大,首道防水层失去作用而引起渗漏水。
(10)管片在运输、拼装过程中,受到挤压、碰撞,造成缺边掉角。
(11)管片拼装质量差、螺栓未拧紧,造成接缝张开过大;手孔、注浆孔等薄弱部位
封孔质量差,螺栓孔未加防水密封垫圈等。
二、堵漏施工技术
(1)二次注浆堵漏:对于明显渗漏严重的管片,利用管片上的二次注浆孔,向管片背后压注双液浆进行堵漏。
(2)管片点装部渗漏堵漏:采用压力注浆法,灌注改性环氧树脂浆液,环氧树脂胶泥缝外封闭处理;
(3)管片接缝渗漏堵漏:采用压力注浆法,灌注超细水泥浆及改性环氧树脂浆液,环氧树脂胶泥缝外封闭处理;
(4)管片裂缝渗漏堵漏:采用压力注浆法,灌注改性环氧树脂浆液,环氧树脂胶泥砼外封闭处理
造成隧道衬砌渗漏水病害的必要条件包括,一是衬砌壁后的围岩中存在各类地下水,如空隙水、裂隙水、岩溶水、断层水、承压水等;二是衬砌内部具有水流通道,如混凝土的泌水管路、施工缺陷造成的衬砌空隙或缝隙、衬砌应力裂缝等。该隧道中主要渗漏段的衬砌裂损、渗漏水病害,与这个地段的地质、水文条件具有较为明显的对应关系。而衬砌裂损产生的裂缝是衬砌壁后的各类地下水流过衬砌的良好通道,因此衬砌裂损是产生渗漏水的重要原因。
隧道渗漏水病害是种常见的病害,在我国的隧道工程素有”十隧九漏”之称。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交通运输的建设,众多的隧道工程正在修建,对隧道渗漏水病害的分析及防治已成为隧道工程中的大热点研究问题。
现如今的城市地下交通非常的发达,但地下交通的渗漏对广大群众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将城市地下交通工作做好,是每一位市民都希望看到的。
地下交通堵漏采用排堵结合的方式,以治理结构内部渗漏为主,与治理表面渗漏相结合,做到标本兼治。如果不能有效的排掉,就需要采取堵漏措施了。至于如何堵?怎么堵就要看的具体结构及渗漏水情况而定了。
治理结构内部渗漏,通常采用高压灌浆的方式,通过深部注浆堵漏使混凝土结构的抗渗能力提高,抗渗等级≥8P,将水阻挡在混凝土本体结构之外。通过大面积施工整体防水层,提高结构的整体防水能力。
施工缝堵漏施工流程有下列6个步骤:
1、切“V”形缝:先沿施工缝用切割机割出“V”形缝
2、钻孔:在施工缝上钻孔,钻头直径为14mm,钻孔角度宜≦45°,钻孔深度≦结构厚度的2/3。然后用清洗机冲洗灌浆孔,直至灌浆孔出水清澈则进行下一步工作。
3、固定注浆嘴:用“霍尼漏克”封堵PE泡沫条,同时固定注浆嘴。
4、注浆堵漏:埋设注浆嘴24h后用10~20MPa的高压注浆工艺注入改性聚氨酯灌浆材料。
5、拆嘴并密封:过24h后除去注浆嘴,用喷灯烘干后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胶进行柔性密封,
6、做保护层:待聚硫密封胶固化后,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做后一道半刚性防水保护层。
隧道渗漏水的治理,应根据漏水的水源、类型、部位以及漏水量,确定治理方案和选择材料。根据现场调查成果,确定隧道渗漏水治理原则为:拱部堵排结合,综合治理;边墙以排为主,局部水量大的区域堵排结合;先拱后墙,先堵后排,循序进行。
-/gjda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