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围混凝土测温仪哪个牌子好 工艺精良 性能优异
价格:32000.00起
混凝土测温仪检测前准备工作:
1. 检查采集器电池电量,确保电量充足。
2. 选择合适的工作模式:根据现场移动信号质量,确定仪器工作模式。若可以直接上传数据则采用单机工作模式 (M1);若检测地下室等无移动信号而室外有信号的工况则采用主从工作模式 (M2);若检测工地有移动信号但监测室没有宽带则需要使用 GSM 中继工作模式 (M3);若无移动信号且监测中心也无宽带则需要使用 433M 中继工作模式 (M4);如果对温度无需实时检测,则可以采用记录仪工作模式 (M5)。
3. 采集器安装:采集器的安装位置应放在手机信号良好并且不会被雨水浸没的地方。
4.传感器布置(以单采集器为例):按照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相关规范布置。测温点的平面布置按浇筑前后顺序 , 不同混凝土厚度等共布置 8 个测温点。测温点在竖向测试 3 个深度处的温度:混凝土表层温度 ( 距混凝土表面 10cm 高度处的温度 )、混凝土中心温度 ( 即 1/2 高度处的温度 ) 和混凝土底部的温度 ( 距混凝土底面 20cm 高度处的温度 )。对厚度小于1000mm 的测点只监测其内部温度即可。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仪器应由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组成;系统应具有温度、时间参数的显示、储存、处理功能,可实时绘制测点温度变化曲线,温度测点数量不宜少于50个。
本规范是一个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其内部温度监测和控制的方法标准,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关大体积混凝土设计、施工、材料及检验的标准和规范都是本规范的基础,在实施中应予以遵守
大体积混凝土试样温度时间曲线的测定,应采用与施工现场相同的原材料和配合比,拌制的混凝土试样量不宜小于0.025m3。
混凝土温度监测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其允许误差不应大于0.5℃。
测试混凝土试样温度时间曲线的试样容器,直径宜为300mm,高径比为1:1,各个方向保温层热阻不应小于8.0m2·K/W。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的要求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同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还应该根据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进行热工计算,测定混凝土试样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热工计算的目的是计算出混凝土中心预计达到的最高温度;测定混凝土的温度时间变化曲线,可以预计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及降温的速率,同时结合施工时的气候条件及混凝土的几何尺寸,为混凝土的养护提供必要的技术参数,为混凝土的是否需要进行强制降温提供依据。
混凝土测温仪器设备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测温仪器系统组成、功能、结果表达方式;
2 测温仪器及传感器测量范围、精度;
3 温度传感器布置方式
问: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到底指的是什么温差?
答:内外温差有两个,一个是混凝土中心温度和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再一个就是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中4.1.27中明确要求:混凝土中心温度和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应大于25℃,再一个就是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不应大于20℃(应注意的是:在GB50108-2001中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5℃,2008新规范中改为20℃)。
★三个温度感应头位置分别在底板的上、中、下位置,间距不小于500mm,深度分别为表面下200 mm、混凝土中部和混凝土底部上200mm。
测温时间从测点混凝土浇筑完10小时(初凝)后开始,72小时内每2小时测温一次,72小时后每4小时测温一次,7天~14天每6小时测温一次(力求在接近混凝土出现最高和最低温度时测量)测至温度稳定为止。-/gjgc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