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料是由水泥、外加剂、集料和矿物掺合料等材料拌合在一起的干混料,具有高流动性、不离析、微膨胀等良好工艺特性以及硬化快、早强高强等性能特点[1]。灌浆料最早是由美国人发明的,他们发明的目的是为利用这种灌浆料快硬和超早强的性质完善其军事设备[2]。水泥基灌浆材料广泛用于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维修与加固、预应力混凝土孔道灌浆等工程[3]。目前国内从事水泥基灌浆材料的生产企业达200余家,年产量超过80万t 。
冬期养护
1.冬期施工,工程对强度增长无特殊要求时,灌浆完毕后裸露部分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保温材料。起始养护温度不应低于5℃。在负温条件养护时不得浇水。
2.拆模后水泥基灌浆材料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20℃,应采用保温材料覆盖保护。
3.如环境温度低于水泥基灌浆材料要求的最低施工温度或需要加快强度增长时,可采用人工加热养护方式;养护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的有关规定。
水泥基灌浆料是由高强胶结组分、超墨化组分、膨胀组分、优选级配集料组分及微量改性组分以适当比例在工厂预拌制成的一种粉状材料。用时只需加水搅拌便可成为均匀、稠度适宜、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具有自流平性的高强无收缩灌浆材料。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硫铝酸盐水泥、标准砂、硅灰、减水剂和膨胀剂掺量对水泥基灌浆料的流动度、3 d抗压强度和28 d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硅灰掺量对灌浆料的流动度影响最大,减水剂掺量对水泥基灌浆料3 d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大,硅灰掺量对水泥基灌浆料28 d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大。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优化得到高强水泥基灌浆料的配合比:硫铝酸盐水泥掺量为75%、标准砂掺量为40%、减水剂掺量为12%、硅灰掺量为2%、膨胀剂掺量为1.1%。
灌浆料开裂原因分析:
1.灌浆料产品本身膨胀率不达标,不能补偿收缩开裂;
2.配制灌浆料时采用人工搅拌,加水量远远大于厂家所要求的用水量,引起开裂;
3.施工环境时环境温度如何,是否按相应的施工方法进行?
4.混凝土基础面处理是否到位?有无拉毛,浸水润湿处理?
5.施工后严禁振捣,否则会引起灌浆料分层,离析、开裂,上层灌浆料强度低等?
6.灌浆料浇注后,覆盖,养护是否到位?
7.灌浆料施工过程中,周围有无大型设备运行,引起震动?
冬期施工,没有遵循冬期施工方法进行,影响凝结时间;处理:严格按冬期施工方法施工,并养护;
产品特点
1.早强、高强:1-3天抗压强度可达30-60Mpa以上。
2.自流性高:可填充全部空隙,满足设备二次灌浆的要求。
3.微膨胀性:保证设备与基础之间紧密接触,二次灌浆后无收缩。粘结强度高,与圆钢握裹力不低于6Mpa。
4.可冬季施工:允许在-10℃气温下进行室外施工。
5.耐久性强:本品属无机胶结材料,使用寿命大于基础混凝土的使用寿命。经上百万次疲劳试验,50次冻融循环实验强度无明显变化。在机油中浸泡30天后强度明显提高。
主要成份和配方
1.灌浆料的组成主要有以下几部分:胶凝材料、膨胀组分、早强组分、减水组分、增稠保水组分、骨料
2.胶凝材料:水泥(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粉煤灰、矿粉、微硅粉等;
3.膨胀组分:石膏、硫铝酸钙类、氧化钙类、硫铝酸钙-氧化钙类(HCSA)、4.早强组分:硫酸钠、氯化锂、碳酸锂等各种早强剂;
5.减水组分:萘系减水剂、密胺系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等高效减水剂;
6.增稠保水组分:低粘度的纤维素醚、可再分散乳胶粉等;
7.骨料:河砂、山砂、机制砂等;
-/gbabg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