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格:6000起
0
联系人:
电话:
地址: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家政服务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涉及老人、儿童、双职工家庭、残障人士家庭等生活质量问题,对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是一项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事业。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提高、人口老龄化时代到来,家政服务的供给远远跟不上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如何解决?民众充满了期待。《失衡的家政服务》:巨大的供需缺口因何而来? 前几天,记者以客户身份来到北京市西城区的一个家政服务公司,为老人找保姆。问来问去,并不容易。 老板:“家里面积有多大?” 记者:“90来平米,不是很大。” 老板:“最少得4500。” 寥寥几句对话,公司人员就报出了住家保姆的价格。没说多少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又难以保证,让人心里很不踏实。 想找的心里没底,找到的也满腹委屈。家住北京的肖荣今年刚添了一个小孩,他请过月嫂、育儿嫂,一是服务水平不如人意,二是流动性太大。不到半年,他已经换过三四个家政服务人员。有些人,干上几个月,就想“跳槽”涨工资。“育儿嫂能在你这里干一两年,就会觉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甚至干半年觉得都是很幸运了。用的时候你会担心她是不是下个月就会撂挑子不干了。”肖荣如是说。 为什么一些家政服务员服务质量不高,还能不断跳槽“涨工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巨大的供需缺口。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提高、人口老龄化时代到来、二孩政策实施,家政服务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北上广深等很多城市的家政市场已经是卖方市场。尤其是逢年过节,家政服务员一人难求、月嫂薪酬早已经超过万元。 国家发改委郝福庆这样形容:家政服务是“需求撒开腿,供给跟不上”。有研究表明,国内家政服务市场需求总规模在2015年就已经突破1万亿元,而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可见这个缺口有多大! 以北京为例,北京家政服务协会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北京600多万户家庭中至少有200万户需要家政服务,而家政服务员缺口超过百万人。这个缺口,不仅仅是数量不足,更是质量不高。 北京大学教授陆杰华说:“就是供给队伍的数量,包括素养、技能都是明显与需求不匹配的。” 家政服务的供给质量良莠不齐。有一种“三不清”的说法,就是“阿姨技能说不清、雇主需求说不清、家政公司两边都不清”。由于这些不清楚,一些雇主只能一个一个家政服务员去试,费时费力费钱,好不好,靠运气。一名家政公司工作人员的评判标准更是简单,主要是见面说几句:“每个阿姨她干得了干不了,坐在这儿说几句话我们就知道差不离。” 或许,对于一些家政公司工作人员来说,多年察其言观其行,这样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对于雇主来说,却是心里打鼓。这种供需双方判断标准的不匹配,又反映了家政行业建设的滞后和职业化标准的缺失。北京老年福祉学院院长杨根来举例说,“整个养老服务业正处于一个发育期,市场不成熟,对人才的关注还没有那么强烈,他们还没有找到生存发展空间的时候,她不是最迫切、最关键的要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家政行业成规模的市场主体,又是一个很大的缺口。国家发改委郝福庆介绍,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家政服务企业只占家政服务企业总数的22%,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较低。 郝福庆说,“没有像样的企业,需求者打电话都不知道找谁。现在很多都是供需双方私下形成这种交易,缺乏监督,标准、质量也就难以保障。”央广网北京9月26日消息(记者王建帆 孙涛 王晶 陈锐海 实习记者张彦茜) 北京爱心宝贝家政服务公司:,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