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面议
0
联系人:
电话:
地址: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规划设计
行 业:
发布时间:2015-03-11
黄龙溪,依旧是那几条古老的小巷和大河边那株巨大的榕树。水漾清波,你可以去到对岸的寺庙走走,很暖,很温馨。 修葺之后,终于有机会走进黄龙。浅丘盘曲,路很宽,随路而行,便直径至了黄龙。巨大的龙盘吐水跃入眼前,很是壮观,记忆在那时变得开始模糊。 顺着路行,没有忘记中的小巷,而是一应残存的墙,花与草,农家的器皿,将其装点得有滋有味。一路而行,亲切之感犹然而生。只是不想一路竟走出了黄龙溪的尽头。沿来时路回行,终在一片溪流的响声中找到古镇的路。 那是一洼活水,活得甚至能够将古时的碾,古时的磨和儿时记忆中的水车一一转动。哗哗的水响,泛着白色的波,随路势低下,一路徜徉欢歌前行。它与平乐古镇有异同同工之妙,溪流占据了古镇街的大部分,灵性也就在水间自由畅快地流动。只是,它比平乐古镇更加精巧,活水与动物雕成的路阶,让一切都变得格外生动。野草、小花、藤蔓、篱笆,似在不精心之间,却分明感受到精心的布置。却无人工的造作,自然得你想静静地坐在那里,静静听着水声,静静享受只属于你与它之间的故事。记忆在水的交结处得到释放,还是那些古街,还是那是小巷,依稀走着,依稀唤醒曾经的记忆。 筑好梧桐树 引得凤来栖 围绕古镇”业态调整“主线,黄龙溪镇政府将推出一系列招商开发项目,优惠政策,为有志到这里投资兴业的人士搭建一个增近了解,促进友谊的互动平台。目前,已有不少商家正在与黄龙溪就携手合作,共谋发展事宜进行洽谈,并已敲定系列项目。 据悉,来自欧洲的数个大型跨国集团对黄龙溪的独特旅游资源和招商开发项目表示出极大兴趣,相关合作谈判正在进行中。 半年时间定下黄龙溪发展方向 黄龙溪镇党委书记胡洪军介绍,黄龙溪是曾经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主的农业小镇,在过去是进出四川的必经水路,船来船往十分繁华,因此,沉淀了厚重的文化。 胡洪军坦言,黄龙溪发展旅游是在1992年初期,粗放式的旅游产业出现,以短期的1—2天观光旅游为主。1995年中期,黄龙溪的旅游达到了当时的最高峰,每年的游客达120万人次。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周边旅游地区的兴起与人们旅游观念的外延,黄龙溪在原来的基础上没有及时调整,没有跟上旅游文化发展的脚步,逐渐冷落,到了2004年、2005年,每年游览人次为20—30万。 黄龙溪“上河衢田园水村”——项目背景 黄龙溪,四川成都双流县黄龙溪镇是十大水乡古镇之一,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号称“中国天府第一名镇”,2011年荣获“四川最美古镇”大奖,有着1700余年的历史,位于成都平原南部,距成都市区40公里,距双流县城35公里,是以旅游业为龙头,农业为基础的旅游型城镇,是成都市郊区新的旅游热点,是以旅游业为主,商贸服务业为辅的旅游型山水小城镇,其开发与利用一直受到国家文物局与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黄龙溪“上河衢田园水村”——设计理念 根据对黄龙溪原有建筑风格,我们设计团队确立了将黄龙溪所有建筑体设计为传统的川西院落式民居风格,不是单纯的明清式样,而是简洁大方、古朴自然,外观虽无华丽,却有古典淳朴之美。运用大小不一的四合院、三合院、多进院、牌坊、照壁、阙楼、露台、耍坝等建筑构成错落有致的街坊里巷,再现出“百年老成都”的风情与繁华。所有建筑及公共区域用材和工艺粗中有细、自然协调,具有高雅精致之美,横平竖直的人工堆砌痕迹。在小品设计中,本案结合黄龙溪千年传承的龙文化、三国文化、商贸文化、古蜀文化、民俗文化等于建筑景观中巧妙布局,相得益彰。如:民俗灯笼、撑弓吊瓜、石鼓地雕、八阵树林、竹海长廊、民俗画舫等。同时本案配套系列廊房、露台、门坊、阁楼、封火墙、过街楼、涌泉井、舂米车以及具有黄龙溪文化特色的各式岛屿、码头、石雕、石作、桥梁等小品景观,赋予其文化内涵,形成本案“外形与灵魂”的完美结合。 远景专家浅谈黄龙溪项目 黄龙溪这个项目面积广,周期长,本身更是四川乃至全国着名的旅游,所以对它的打造设计对我院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我们项目组为此特地奔赴全国各地古镇进行实地勘察学习,翻阅黄龙溪本地历史文献,找寻确定了黄龙溪的整体定位方向。远景一直重视设计中的细节部分,景观设计上我们小到1颗石头1个垃圾桶的形状颜色安排大致各植物栽种放置都进行了无数次的思考,绘制…… 经历千辛万苦之后,最终的设计已呈现给广大游客并得到广泛的赞誉,远景上下都感到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