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格:面议
0
联系人:
电话:
地址:
海之玉堂之 和田玉----国之瑰宝吸日月之精华、聚大地之灵气,作为人见人爱并为之痴迷的物件,和田玉石是远古时期地壳大变动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一种稀有矿物质。其肤细腻、质地坚重,温润光洁、晶莹华美。现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的重达万斤的清代“大禹治水玉山”,就是采自和田青玉,并且雕琢六年而成的中国乃至世界玉器史上最大的玉雕作品,成为我国的国之瑰宝。 有关和田玉的的故事、趣闻、美谈,更是丰富多彩,美名远扬,足见中华民族爱玉至深、至诚、至迷、至痴。由此可见,玉文化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其实就是充溢于中国整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古人认为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故此,玉历来被人们喻为坚贞、高尚、纯洁品德的象征。 始于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的“玉”字,在人们心目中也便成为最为美好、高尚的字眼。汉字从玉的字多达500余个,在古代诗文中,以玉喻事,以玉喻物,以玉喻人,比比皆是。如唐?韩渥《咏手》:“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比喻女子手腕洁白纤细。李白《南都行》:“丽华秀玉色,江女娇未颜。”比喻女子容颜娇好。曹植《美女篇》:“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比喻女子体态修美。裴松之注引《晋阳秋》:“身寄虎吻,危同朝露,而能抗节玉立,誓不降辱。”比喻操守坚定不移。 维吾尔人有句名言:“宁做高山白玉,不做巴依(恶人)殿堂地毯。”汉族人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也都是表现人们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而用玉组词喻事喻人,更是不计其数。如:亭亭玉立、玉叶金枝、冰清玉洁、堆金叠玉、金童玉女、琼浆玉液、金科玉律、金声玉润、金口玉言、金马玉堂、金声玉服、金玉良缘、金章玉句、金玉满堂等等。 和田玉如此之美,自古便成为王公贵族们赏玩装饰的宝物和邻国间礼仪往来的馈赠佳品。相传虞舜时期昆仑山的西王母就曾向中原王朝敬献过“白环玉块”。此后各朝连年贡玉不绝,成为东西友谊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媒介,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后来的“丝绸之路”,据说玉门关就是由输玉而得名。已发现的新石器晚期的甘肃墓葬中的玉瑗,安阳女墓中的各类玉器,轰动一时的河北满城汉墓中的锦缕玉衣,以及团城的大玉瓮,秦以后历代皇帝的玉玺等等,无一不是用和田美玉雕琢而成的。 海之玉堂是一家收藏和传播和田玉和田籽玉玉文化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