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mlogo.png)
价格:1起
0
联系人:
电话:
地址:
传统医疗是一个“茧”,由于专业门槛高,封闭性强,信息不对称,受到种种限制。近年兴起的互联网+医疗,给传统医疗以及医疗健康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业界也面临如何打通产业链各节点、传统医疗的信息孤岛怎样打破、产业创新如何更好地协同等一连串问题。近年来,有关研究显示,我国医疗卫生行业IT市场年增长率保持在14%以上,移动医疗市场增速高达20%以上。另外,目前已经有16个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进行了具体的应用探索。 互联网+医疗健康正颠覆着传统的诊疗模式和就医行为,各地“触网入云”的医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业内认为,借助信息化手段将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助推分级诊疗。从全国来看,“入云”、“触网”的医院遍地开花。在互联网医院,就医流程实现了全新再造。微医创始人廖杰远表示,通过互联网,用户可以轻松实现在线挂号、分诊,能够方便地找到合适的医生,实现医院检查检验报告的共享,一站式支付结算以及诊后随访,最终形成档案沉淀。在互联网上,这些已经成为常态。 中国医院协会秘书长薛晓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走过30年历程,从医院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到电子病例,再到远程医疗、互联 网+医疗的探索和应用,已成为全面深化医改和实施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随着各类医疗机构开展新一轮建设,预计2016年市场增长将会远超预期。” 事实上,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不少传统医院也 “触网入云”,就医体验大为改善。浙大一院副院长裘云庆教授介绍,2006年,浙大一院率先建立网络医疗服务平台,10年来,累计运营远程会诊3万例,远程教学800多次,远程手术直播500多次。网络医疗会诊成效显着,专家会诊时间从5小时降至0.5小时,转院率由未会诊的35%下降到7.47%,患者住院费用平均下降12.5%,床位利用率提高6.1%。“相比前几年政策不确定,不敢去尝试一些新业务,现在明显感到互联网医疗环境在改善,尤其是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发展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的措施,对企业而言,虽有挑战但也有更多机遇。”付钢说。 国家卫计委人口与健康信息化专家咨询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表示,借助信息化手段将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助推分级诊疗。要建立权威、统一的国家平台汇集健康数据,这是一个国际性、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举措。首届国际互联网医疗大会上启动了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据介绍,该平台的首要任务是建设一个国家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平台主要建设方微医CEO廖杰远表示,微医是从互联网平台公司发展而来的互联网医疗提供者,微医依据服务对象需求,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服务网点,类似国外的“卫星诊所”,可能是在药店里,也可能在基层卫生网点,都具备了家庭医生功能。会议认为,发展和应用好健康医疗大数据,是以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民生工程,有利于提高健康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增加有效供给、满足群众需求,促进培育新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互联网与医疗健康产业的融合带来无限可能性。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将促使加快研制推广智能化健康医疗设备,推动医药、金融、物流、养老、保险、教育、健身等产能释放。从产业发展上来说,未来健康医疗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将会越来越大。 电话:020-37781799邮箱: 微信公众号:touchtech88 官网:/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夏路49号津滨腾越大厦北塔8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