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格:面议
0
联系人:
电话:
地址:
杭白菊生产的兴衰起落,是与各时期的市场行情、经济政策、气候变化等密切相关的。据 《嘉兴专区土产综览》记载:‘‘菊花产地分布于桐乡、崇德、吴兴三地,战前最高年产一万余担(折50余万千克)由于异族入侵,民不聊生,菊花生产每况愈下,产量日趋下降’’。1935年《桐乡年鉴》记载:‘‘栽种面积800余亩,年产杭白菊近300余担(折15000千克)。’’又据《崇德经济建设概要》记载:‘‘花用菊花,崇德战前种植336亩,年产13470斤(折6735千克)。敌占期内种植225亩,年产9000斤(折4500千克)。’’抗战胜利之后,杭白菊生产有所恢复,1949年桐乡(包括崇德,一下同)种植面积达14500余亩,年产384000千克。 新中国成立后,杭白菊生产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1953年种植面积就达31557亩,总产量达1345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1954年以后,由于受价格、体制、购销渠道、栽培技术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桐乡杭白菊生产经历了波动、稳定、发展的过程,栽培面积与年产量呈波浪形成发展,每隔一段时间有一个起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