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研纳克江苏检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联系人:郑娟
电话:1377636199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高粱斜街13号
一个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不外乎取决于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技术的性,技术上有自己到的地方;其次在于仪器的可靠性、耐用性;*三则为适用性,用户可以方便操作,仪器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不高。那么,这些方面,钢研纳克1000型光电直读光谱仪做的如何呢?
关于技术的性,钢研纳克在研制光电直读光谱之前,一直在进行金属原位分析仪器的研制;金属原位分析也是基于火花放电原理,钢研纳克将其中的关键技术移植到了火花直读光谱中
多品种、小批量特点,如何控制质量?钢研纳克:部件模块化、标准化
从新产品的研发开始,设计方案就要经过公司的可靠性会的论证和评审。如,设计上是怎样去避免局部过热、振动等。可靠性会是两年前成立,钢研纳克近推出的CCD6000、全谱ICP-OES、镉大米检测仪器都是从设计开始就经过该会的评审。而对于750和1000型火花直读光谱则是重新经过评估、并改进。
中试阶段则需要对外通过电子部5所的可靠性试验。钢研纳克与电子部5所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参照标的方法验证仪器的可靠性和故障情况。如,模拟较端环境条件进行电磁干扰、高低温循环、湿度、振动等试验,进而改进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由于实行了可靠性试验,电路板等器件经过了改进,仪器的故障率有所下降,”钢研纳克北京仪器分公司总经理袁良经说到,“经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中试阶段,之后才有可能投入生产。”
由于光电直读光谱仪器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不适合流水线、大批量生产,钢研纳克采取的措施是部件尽可能模块化、标准化,一些模块可以在750型、1000型上通用。其次,在内部过程工艺上严格要求,下道工序要对上道工序进行检查,通过了才能转到下一道工序。另外,对于光电直读光谱仪器来说,一般出厂前成品检验组测试1-2个月的时间,在这个环节大部分隐患都可能暴露出来,相应的也给了工厂时间和机会去解决问题。
光电直读光谱仪已经普遍应用于金属相关的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控制中。据了解,当前中国有数以万计的光电直读光谱仪应用于金属行业及上下游产业,从事光电直读光谱分析的人员达数**之多。据记载,上世纪70年代,中国钢铁产量徘徊在2000万吨的水平,对于中国的用户来说,光电直读光谱仪还是神秘、是“高大上”的仪器设备,而且由于没有国产同类仪器,进口仪器单台价格一般高达100多万,只有大型的钢厂才有可能引进,而中小型钢厂、下游加工厂、五金企业根本用不起,导致了当时光电直读光谱仪器在中国的普及率不高。
一直到20世纪末,国产光电直读光谱仪器缺乏的状况依然未能缓解。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钢研纳克)于2001年成立之初开始了光电直读光谱仪器的研发工作,历经5年的时间,2006年9月推出了钢研纳克的台光电直读光谱,使得同类进口仪器的价格下降了近一半。2011年,在台光电直读光谱的基础上,经过了5年的研制时间,钢研纳克推出1000型光电直读光谱仪。2014年,1000型光电直读光谱仪经受住大量用户长时间使用的检验,用户授予其“国产好仪器”称号。
1000型光电直读光谱仪定位于产品,通过改进光室材质、*三元素干扰校正模型、恒温系统设计等提高了仪器的可靠性、稳定性。钢研纳克副总经理陈吉文说到,“近年来,钢研纳克光电直读光谱仪的销售业绩一直保持着**市场整体水平的增速,累计销量已达到3000台,处于国产光电直读光谱仪市场地位。2014年钢研纳克的市场占有率高达30%-35%,即使与进口相比,占有率也是的。其中,1000型每年销售台数占公司的30%,百台数量级。”
钢硏纳克抓机遇“重新”布局金属材料检测业务——访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吉文博士
[导读] 钢硏纳克抓机遇“重新”布局金属材料检测业务——访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吉文博士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它的历史,钢研纳克脱胎于钢铁研究总院(现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分析测试研究所,一直以来对黑色金属材料检测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技术积累。此次业务合并之后,和之前相比除了分析仪器、标准物质业务外,钢硏纳克还纳入了第三方检测业务、防腐产品与工程、检测能力验证等几个业务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