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张家界回收液压油
行 业:库存积压 库存化工原料
发布时间:2024-07-11
导热油的黏度是用来度量导热油的黏性的。是指在规则的条件下,导热油的稀稠度及活动性,黏度是导热油重要的性质之一,它反映了油品的运动阻力,关系到导热油在一定温度下的活动性和泵送性,导热油的传热效果与它有直接关系,黏度越大,其活动性越差,循环泵所需求的功率越大,管道保送艰难。油品黏度小,活动性好,传热效率高,所以该项指标是评价导热油运动性的一项指标。导热油的黏度也表示其在一定温度下的黏稠度。在液态操作范围内,它在运用中的意义和影响主要有如下几点。
(1)、黏度是导热油牌号的辨别规范之一。如机械油按40℃时黏度的均匀厘斯划分,而汽缸油、齿轮油则按100℃时的运动黏度划分。
(2)、黏度是导热油的主要质量指标,正确选择导热油的黏度才干保证导热油设备的正常运转。导热油的黏度越大,导热系数越小。
(3)、黏度的分类及换算。
黏度的表示办法有:动力黏度.、运动黏度、恩氏黏度、雷氏黏度和赛氏黏度等。我国常用的黏度指标为运动黏度和恩氏黏度。
液压油箱的设计要求
1、油箱一般为长六面体箱体,中小型油箱用钢板直接焊成,大型油箱必须先用角钢焊成骨架,然后在焊上钢板制成。当容量在100L以内时,其壁厚为3毫米;容量在100~320L时,壁厚为3~4毫米;容量大于320L时,壁厚为4~6毫米。油箱底脚高度一般为150毫米以上,利于散热。若液压泵和电机需要安装在油箱顶盖上时,为避免震动,顶盖的厚度应为侧壁厚的。
2、油箱内常设2~3块隔板,将回油区和吸油区分开,有利于散热、杂质的沉淀和气泡的溢出,也可以增加油箱的强度。隔板的高度为油面高度的2/3~3/4。
3、油箱顶盖上应设置通气孔,使液面与大气相通,通气孔处应设置空气滤清器。邮箱的底面应适当倾斜,并在其低位置设置放油塞。在箱壁的易见位置设置油位指示器。
4、泵的吸油口所安装的滤油器,其底面与油箱底面应保持一定距离,其侧面离油箱壁应有管径的距离,回油口应插入低液面以下,回油口应切成45°斜口,以增大出油面积。阀的泄露油管应在液面以上,以免增加漏油腔的背压。
5、油箱的内壁必须进行处理。新油箱须经过喷丸、酸洗和表面清洗等,其内壁也可以涂一层与工作液相容的塑料薄膜或耐油涂料。
6、油箱的容量应能保证在设备的液压系统内充满油液时,其液面(低液面)高于滤油器上端200毫米以上;在设备的液压系统停止运动时,油箱的液面不应超过油箱高度的80%;而当液压系统的油液全部返回油箱时,油液不可以溢出油箱外。
7、油箱的有效容积,当系统为低压系统时,取液压泵每分钟排除油液体积的2~;中高压取5~7倍;若为行走机构,则取。若为高压闭式循环系统,按所需外循环油或补油量的多少而定;对于工作负载大,并长期连续工作的液压系统,油箱的容量需要按发热量,通过计算确定。
开式系统:
油泵三分钟的排量:例如油泵为50CC/转,电机1450转,液压油容量为 50*1.45*3=217升;加上油箱只放80%满,所以油箱体积应为217/0.8=272升。另外一个限制是,当所有液压缸伸出後,液面要比油泵吸油口高200mm。
闭式系统:
由于闭式系统油箱油位基本不变,在所有管路都充满油的前提下,能容纳油泵一分钟流量的液压油便足够了。
8、过滤器流量选择
吸油过滤器的流量不应大于实际通过流量的,通常取1.。
回油过滤器的流量须与大回油量相同,同时考虑各泵阀等的泄露量。
注油口的流量应大于20L/min,其容量应是泵容量的。
液压油箱降温的好办法
液压系统中降温常见的方法有:风冷却,水冷却,空调冷却---我见过的是这三种
风冷却的效果还可以,造价较低,不需要外接水源,设计安装比较简单,一般液压系统油温升高不是特别快常用风冷却循环降温。
水冷却循环系统,造价较高,效果较好,利用板式换热器,在热油与冷水之间进行热交换,这个降温速度是快的,这里说的是设计的水冷与油箱大小匹配,水冷却系统常见于钢厂等大型设备的液压系统中,这些液压设备不停歇工作,对冷却系统要求较高。我还见过直接用水淋油箱的,姑且算是水冷的吧,至于效果么,如果液压油箱升温不快没什么问题。
至于空调冷却,这个我见过的比较小的液压系统,油箱较小,油温升高特别快,因为设备自身条件所限,无法用水冷,风冷的效果达不到,只能选择空调,空调制冷较快,不过用空调的时候一定注意密封。安装地面特别容易漏。
液压油箱降温机、液压油箱冷却机、液压油箱制冷机、液压油箱冷冻机、液压油箱冰水机、液压油箱冷水机是利用利昂制冷机组对热油进行冷却,工作时,油泵从机床油箱里抽取油液至蒸发器中进行换热,冷却后的油液从冷却机出口输出,送回油箱与热油混合,油液的连续循环使得整个油箱的温度降低。冷却机的温度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自动控制机组的开闭,使得油温自动恒定在设定的温度上。
液压系统中有许多精密偶件,若固体杂质入侵将造成精密偶件拉伤、发卡、油道堵塞等,危及液压系统的安全运行。一般固体杂质入侵液压系统的原因有:液压油不洁;加油工具不洁;加油和维修、保养不慎;液压元件脱屑等。
齿轮油的使用寿命越长,设备的润滑维护需求就越少,从而保证设备的无间断运行,减少停机成本。可耐压(Omala)系列工业齿轮油保证了油品使用寿命能与您的作业需求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