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员的前后排序重要吗
课题成员的前后排序重要吗?重要。因为课题并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多个人共同完成才行,所以课题研究人数上会比较多,因此对于课题成员的前后排序是按照对课题贡献大小而排名的。也是,越靠前的成员贡献越大,其含金量和认可度也越高,而越靠后的成员则贡献越小,其含金量和认可度也越小。
课题成员从前到后的排序依次是课题主持人、参与人、第二参与人、第三参与人、第四参与人、第五参与人等等依次排序的。尤其是对于评职称来说,在评职中课题作者一般要求,也是包括课题主持人在内的,还有排序在前四的课题参与人。其余的课题参与人也没有用处了。
所以说,课题成员的前后排序还是非常重要的,作者有能力的话,还是建议选择尽量靠前的参与人位置,或者是主持人的位置。越靠前作用力也越大,当然贡献度也是非常大的。
课题名称三要素解决课题命名难
课题名称好比是课题的脸面,一个好的课题题目能够给课题立项的评委留一个好印象,课题成功立项的概率会大一些,很多课题申报人都不知道怎样起名,在这给大家说一说课题名称三要素解决课题命名难的问题。
要素一:课题名称简单易懂
起课题名称一定要做到一眼能看懂,不能让人看完课题名称之后都不知道要表达的是什么。也不要在课题题目中特意挑选、不常见的词,这也不容易让人理解,让人产生故弄玄虚的感觉。是选择通俗易懂的,其字数也不能太多,控制在20个字左右,若是有副标题不要超过40个字。
要素二:课题名称要新颖
做课题肯定是要有所创新、选择比较新颖的主题,这一定要在课题名称中体现出来。申报课题的人也都会有意识的向新颖的方向靠拢,这会导致大家可能选择研究的问题差不多或相同。除了在哪些公认的新颖的选题之外,还要想办法让自己的课题比别人的更加新颖、前沿,来提升自己课题的优势。
要素三:课题名称要有明确研究指向
课题名称有明确指向也是说要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想清楚要从那个角度去研究,着重一个指向去开展,不要贪多。
课题如何才能结题
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后,预定的研究设想基本完成时,会进入课题结题阶段。课题如何才能结题?想要完成课题结题,必须满足课题结题条件,以及所需课题结题材料,具体详情如下。
1、满足课题结题条件
课题结题的要求,通常在课题立项时确定好了,在审核时,主要看课题研究成功是否已按照课题预期来完成,但并不是课题超期完成一定能结题的,不要少于课题预期完成的内容,否则无法结题。
2、具有课题结题证书
课题结题证书是课题结题直接的。如果没有结题证书则说明课题没有成功。
3、课题结题材料
(1)课题立项申报评审书(一般要审批通过的盖章原件);
(2)课题立项批复通知(如批复文件、立项通知书等,一般要原件);
(3) 课题开题报告(上面要有开题评审的开题已经与签名);
(4) 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材料(中期报告、阶段性成果等);
(5) 课题研究终结性结题报告(结题申请书、研究总报告等);
(6) 课题结题申请书;
(7)附件:
1) 课题成果(论文集、专著、师生获奖证书等);
2) 课题的有关研究材料等(教学案例、问卷调查表等)。
要知道,不是所有课题结题都能成功的,若课题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只有课题研究成功,也是不能达到课题结题标准的,这些都不能成功结题。对于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结题的,可申请延迟课题结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题无法再用。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基本结构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是在课题研究工作结束时,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全过程进行总结而写的书面材料。它主要是从课题组织管理的角度写,是课题申报立项到结题,课题研究的进程回顾和主要大事的客观记录和汇总,它是研究情况的高度概括和按计划实施的具体体现。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基本结构如下:
1. 课题基本信息:名称、类别、编号、成员等
a.课题来源于何时,由何部门批准立项(也可以是自选),何时开题。如有多种来源,可按时间顺序依次说明这些来源。
b.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任务”有无变化(深化、调整);有何变化,终是否导致了课题名称(此时,是成果名称)的重新命名。
c.在什么样的范围(、班级、学生群体)内展开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范围有何变化。
d.整个研究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其中有无特别重要的关键阶段,重要性、关键性表现在哪里。
e.在研究方法上,有无特别需要说明的点。
2.课题承担单位对研究工作的认识;
3.对研究工作的组织和保障措施,包括组织机构、经费保证、软硬件环境的支持、顾问与人员等;
4.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 主要以课题研究成果的出版、发表情况,成果的转载、采用和引用情况等为主。也可以谈对学生、教师、所产生的影响。
5.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设想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其主要作用是:在进行课题研究结题时,组通过听取或阅读课题研究工作报告,了解课题研究工作的历程。
6. 问题与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