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的包容性造就了金缮修复的多面性和强有力的可塑性,它被广泛用于修复家具、瓷器、玉器、木作、漆器、砚台、古琴等等,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来形容漆性都不为过。
在工艺上契合于中国的“描金银漆装饰法”,生漆还原器型,黑漆为底,或朱漆释纹修缮,待漆将干未干时,用棉花沾金粉轻擦拭于漆面上,宛如为漆饰纹样披上“嫁衣”,在底漆的衬托下栩栩如生。
但我相信,总有那么一些物件,是你无论如何也舍不得扔的。比如——奶奶留下的印泥盒,婚礼时妈妈送的玉镯,爸爸用了十多年的紫砂壶……金缮修复的不仅是器物,还可能是一段情感、记忆、故事。
金缮源起于日本,又与中国古代漆艺一脉相承,它以大漆为粘合剂,将器物碎片粘合,用木粉、瓦灰等**材料填补,再以金粉精心修饰,让残缺的器物重现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