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数控加工签合同范本
行 业:加工 模具加工
发布时间:2023-04-01
匠恒机械模具有限公司是从事CNC数控精密零件生产的CNC机加厂,范围包括:铝合金压铸CNC机加工CNC机加工数控铣,CNC电脑锣加工加工中心CNC机加。公司目前主要服务对象为 :⑴ 模具类 ⑵ 汽摩配件类 ⑶ 精密机械加工等等。我们的经营理念是:做生意,先做人,诚恳待人。我们的企业精神是:精益求精、追求。我们的经营宗旨是:品质 、低价位诚信 、顾客至上。我们竭诚为客户提供快捷、、的服务,是广大新老客户的合作伙伴,携手共创美好明天!欢迎来图来样洽谈CNC机加事宜和CNC加工业务
数控技术起源于航空工业的需要,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一家直升机公司提出了。
加工过程
数控机床的初始设想,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三坐标数控铣床。50年代中期这种数控铣床已用于加工飞机零件。60年代,数控系统和程序编制工作日益成熟和完善,数控机床已被用于各个工业部门,但航空航天工业始终是数控机床的大用户。一些大的航空工厂配有数百台数控机床,其中以切削机床为主。数控加工的零件有飞机和火箭的整体壁板、大梁、蒙皮、隔框、螺旋桨以及航空发动机的机匣、轴、盘、叶片的模具型腔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特型腔面等。数控机床发展的初期是以连续轨迹的数控机床为主,连续轨迹控制。
连续轨迹控制又称轮廓控制,要求相对于零件按规定轨迹运动。以后又大力发展点位控制数控机床。点位控制是指从某一点向另一点移动,只要后能准确地到达目标而不管移动路线如何。
选择数控铣削用
在数控加工中,铣削平面零件内外轮廓及铣削平面常用平底立铣刀,该有关参数的经验数据如下:一是铣刀半径RD 应小于零件内轮廓面的小曲率半径Rmin,一般取RD=(0.8一 0.9)Rmin。二是零件的加工高度H< (1/4-1/6)RD,以保证有足够的刚度。三是用平底立铣刀铣削内槽底部时,由于槽底两次走刀需要搭接,而底刃起作用的半径Re=R-r,即直径为 d=2Re=2(R-r),编程时取半径为Re=0.95 (Rr)。对于一些立体型面和变斜角轮廓外形的加工,常用球形铣刀、环形铣刀、鼓形铣刀、锥形铣刀和盘铣刀。
数控机床上大多使用系列化、标准化,对可转位机夹外圆车刀、端面车刀等的刀柄和刀头都有标准及系列化型号对于加工中心及有自动换刀装置的机床,的刀柄都已有系列化和标准化的规定,如锥柄系统的标准代号为TSG-JT,直柄系统的标准代号为DSG-JZ,此外,对所选择的,在使用前都需对尺寸进行严格的测量以获得数据,并由操作者将这些数据输入数据系统,经程序调用而完成加工过程,从而加工出合格的工件。
刀点
究竟从什么位置开始移动到的位置呢?所以在程序执行的一开始,必须确定在工件坐标系下开始运动的位置,这一位置即为程序执行时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起点,所以称程序起始点或起刀点。此起始点一般通过对刀来确定,所以,该点又称对刀点。在编制程序时,要正确选择对刀点的位置。对刀点设置原则是:便于数值处理和简化程序编制。易于找正并在加工过程中便于检查;引起的加工误差小。对刀点可以设置在加工零件上,也可以设置在夹具上或机床上,为了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对刀点应尽量设置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谁上。实际操作机床时,可通过手工对刀操作把的刀位点放到对刀点上,即“刀位点”与“对刀点”的重合。所谓 “刀位点”是指的定位基准点,车刀的刀位点为刀尖或刀尖圆弧中心。平底立铣刀是轴线与底面的交点;球头铣刀是球头的球心,钻头是钻尖等。用手动对刀操作,对刀精度较低,且效率低。而有些工厂采用光学对刀镜、对刀仪、自动对刀装置等,以减少对刀时间,提高对刀精度。加工过程中需要换刀时,应规定换刀点。所谓“换刀点”是指刀架转动换刀时的位置,换刀点应设在工件或夹具的外部,以换刀时不碰工件及其它部件为准。
切削用量
数控编程时,编程人员必须确定每道工序的切削用量,并以指令的形式写人程序中。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背吃刀量及进给速度等。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选用不同的切削用量。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充分发挥切削性能,保证合理的耐用度,并充分发挥机床的性能,大限度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1、确定主轴转速
主轴转速应根据允许的切削速度和工件(或)直径来选择。其计算公式为:n=1000 v/7 1D式中: v?切削速度,单位为m/m动,由的耐用度决定; n一一主轴转速,单位为 r/min,D为工件直径或直径,单位为mm。计算的主轴转速n,后要选取机床有的或较接近的转速。
2、确定进给速度
进给速度是数控机床切削用量中的重要参数,主要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工件的材料性质选取。大进给速度受机床刚度和进给系统的性能限制。确定进给速度的原则:当工件的质量要求能够得到保证时,为提高生产效率,可选择较高的进给速度。一般在100一200mm/min范围内选取;在切断、加工深孔或用高速钢加工时,宜选择较低的进给速度,一般在20一50mm/min范围内选取;当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高时,进给速度应选小些,一般在20--50mm/min 范围内选取;空行程时,特别是远距离“回零”时,可以设定该机床数控系统设定的高进给速度。
3、确定背吃刀量
背吃刀量根据机床、工件和的刚度来决定,在刚度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使背吃刀量等于工件的加工余量,这样可以减少走刀次数,提高生产效率。为了保证加工表面质量,可留少量精加工余量,一般0.2一0.5m m,总之,切削用量的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性能、相关的手册并结合实际经验用类比方法确定。
同时,使主轴转速、切削深度及进给速度三者能相互适应,以形成佳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不仅是在机床调整前必须确定的重要参数,而且其数值合理与否对加工质量、加工效率、生产成本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谓“合理的”切削用量是指充分利用切削性能和机床动力性能(功率、扭矩),在的前提下,获得高的生产率和低的加工成本的切削用量。
加工误差
数控加工误差△数加是由编程误差△编、机床误差△机、定位误差△定、对刀误差△刀等误差综合形成。
即:△数加=f(△编+△机+△定+△刀)
其中:
1、编程误差△编由逼近误差δ、圆整误差组成。逼近误差δ是在用直线段或圆弧段去逼近非圆曲线的过程中产生,如图1.43所示。圆整误差是在数据处理时,将坐标值四舍五入圆整成整数脉冲当量值而产生的误差。脉冲当量是指每个单位脉冲对应坐标轴的位移量。普通精度级的数控机床,一般脉冲当量值为0.01mm;较精密数控机床的脉冲当量值为0.005mm或0.001mm等。
2、机床误差△机由数控系统误差、进给系统误差等原因产生。
3、定位误差△定是当工件在夹具上定位、夹具在机床上定位时产生的。
4、对刀误差△刀是在确定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时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