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BRC认证标准-食品安全全球标准认证-审核材料 咨询依据认证标准编写
价格:50000起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200 个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海口BRC认证标准
行 业:商务服务 认证服务
发布时间:2023-03-28
为确保出口脱水果蔬产品的可追溯性,保证不合格品的及时召回。
一、 适用范围
适用于加工出口脱水果蔬产品的追溯。
二、 追溯要求
(一) 批次的确定
1、原料批:同一基地、同一时间采收或同一批进口原料的同一品种原料或同一供应商同一生产日期的同一品种为1个原料批:
(1)基地种植原料:以检验检疫局备案基地的同一品种原料的同一采收日期为1个原料批。
(2)国内采购原料:以采购的每一批次为1个原料批。
(3)进口原料:以进口报检的同一品种同一入厂日期为1个原料批。
2、辅料批:以采购的同一供应商、同一生产日期、同一品种辅料为1个辅料批。
3、包材批:以采购的同一供应商、同一生产日期、同一品种包材为1个包材批
4、生产批:(1)半成品批号:同、同一炉、同一品种产品为一个半成品批号。
(2)成品批号:同、同一品种产品为1个成品批。
5、报检批:同一份报检单报检的产品为1个报检批。
6、并批原则:经检验合格,不同批次代码的同一种产品可以并批。
7、同一生产车间、同一品种的产品标识代码不得重复。
8、客户有标识要求依据客户要求执行。
(二)识别批号的确定
1、原料批识别批号的确定
每一个原料批确定1个原料识别批号:
(1)国内的合格供应商的原料(苹果、梨、菠萝、芒果、冷冻甜玉米粒、冷冻桃、冷冻莓子、麻竹):以供应商提供的批号或入厂日期为原料识别批号。
(2)进口原料(冷冻草莓、单冻香蕉):以入厂日期作为原料识别批号,如2020.2.3到货的草莓,原料识别批号为200203,如果同一品项进入多个货柜,则以序号来区分,比如2020.2.3到货两个柜的草莓,则批号分别为200203-1和200203-2。
(3)辅料和内外包材:以供应商的生产日期做为识别批号,如水果小袋供应商的生产日期为2020年1月25日,则追溯批号为200125。
2、生产批识别批号的确定:
(1)半成品批号:前处理生产日期+本月干燥炉号(注:炉号按本月进冻干炉的先后顺序编排,具有性)作为半成品的识别批号,如200112033表示2020年1月12日生产的1月份第33炉半成品。
(2)成品批号:包装日期+半成品炉号组成,如200212036表示2020年2月12日包装的36炉半成品(日本);赏味期限:月日年,如250518表示该产品有效期为2025年8月5日(美国)。
(三)识别批号记录的管理
1、原料识别批号:在原料验收记录上确定原料识别批号,并记录识别批号、品名、数量、来源(基地名称或供应商名称),进口原料货柜号等有关信息。
2、辅料识别批号:在辅料验收记录上确定辅料识别批号,并记录识别批号、品名、数量、来源(供应商名称)等有关信息。
3、包材识别批号:在包材验收记录上确定包材识别批号,并记录识别批号、品名、数量、来源(供应商名称)等有关信息。
4、生产批识别批号:
半成品批号:前处理生产加工记录上确定半成品批号,并在生产加工记录上显示加工该批产品的原料批批号。
成品批号:包装记录上确定成品批号,并在包装记录上显示半成品批号,客户或合同有要求时在包装记录上体现。
5、公司的所有生产、检验记录上必须标明相应的产品识别批号,并符合《出口脱水果蔬生产企业注册规范》等要求。
三、出口脱水果蔬的追溯
1、如有产品出现不合格时,应通过产品识别批号从成品到原料每一环节逐一进行追溯,追溯流程为:
报检单(品名、报检批号、数量)
发货单(品名、报检批号、数量)
产品入库单(品名、报检批号、数量)
包装记录(品名、报检批号、成品批号、半成品批号、包材批号) 包材来源
干燥记录(半成品批号)
干燥流程追查表(半成品批号)
前处理生产加工记录(半成品批号、原料批号)
原料入库单(原料批号)、辅料验收记录(辅料批号)
原料收购来源 辅料收购来源
2、通过追溯,可用查阅该批产品的相关记录等手段分析不合格原因,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
(附脱水果蔬追踪系统图示)
原辅料包材验收:到货原辅料验收合格后开具放行单给仓库,在放行单上标注产品批次号、品名、重量及原料来源。记录于《原料验收记录》《原料标准验货入库报告单》《包装原材料进库检验单》《合格放行单》。
公司应对出自蓄意污染或破坏企图的潜在产品风险进行成文的风险评估(威胁评估)。该威胁评估应包括来自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威胁。
该评估的输出结果应是一个成文的威胁评估计划。应保持对此计划进行审核,以反映不断变化的情况和市场情报。对此计划的正式审核应至少每年一次,或在任何时候出现下列情况时:
• 出现新风险(例如,一个新威胁被公布或被识别出来)
• 发生意外事件,使产品安保或食品防护受到影响。
在原材料或产品被确认存在特定风险的情况下,威胁评估计划应包括旨在减少这些风险的控制措施。
在预防措施不足够或不可能的情况下,应制定系统来识别任何损害。
应对这些控制措施进行监督,记录结果,并至少每年一次对控制措施进行审核。
应对识别出存在重大风险的区域进行定义、监督和控制。这包括产品和原材料(包括包装)的外部储存区和进货点。
应制定政策和系统,以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方可进入生产区和贮藏区,而且员工、承包商和来宾进入现场受到控制。应建立来宾记录制度。
应对员工进行现场安保规程和食品防护培训。
在有法律要求的情况下,工厂应在相关当局保持正确登记。
公司应制定成文的供应商审批规程,以确定对每种贸易产品的供应商和生产商/加工商进行初始和后续审批的流程。规程的要求应以风险评估的结果为基础,并包括对以下各项的考虑:
• 产品的性质与相关风险
• 客户的具体要求
• 产品销售国或进口国的法律要求
• 来源或原产国
• 掺假或冒牌的潜在风险
• 供应链中(直至公司收货环节)存在的潜在风险
• 产品的身份(即客户自有或产品)。
公司应为产品生产商的初始和后续审批制定规程。审批规程应基于风险,并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 对适用的 BRC《全球标准》或以 GFSI 为基准之标准的有效认证。认证范围应包括所购买的产品
• 供应商审核,范围包括产品安全、可追溯性、HACCP 审核和良好操作规范,且由经验丰富且有证据合格的产品安全审核员执行审核。若供应商审核由第二或第三方完成,公司应能够:
• 审核员的资质
• 确认审核范围包括产品安全、可追溯性、HACCP 审核和良好操作规范
• 获取一份完整的审核报告并进行评估
或
• 如果提供了一份有效的基于风险的正当理由说明,且供应商被评估为只具有低风险,也可以使用一分填好的供应商问卷作为初始审批之用。调查问卷的范围应包括产品安全、可追溯性、HACCP 审核和良好操作规范,且经过了一名可有能力的人员的审查和验证。
应保存对生产商/包装商的审批过程的记录,包括审核报告或经验证的证书来确认提供交易产品的生产/包装工厂的产品安全状态。应制定审核流程,并记录在生产/包装工厂识别出任何可能影响公司所经销食品的潜在问题后的跟进措施。
应制定对生产/包装工厂进行后续审核的流程,流程应基于风险,并使用明确的绩效参数,可包括投诉、任何产品测试的结果、警告/警报、客户拒收或反馈意见。流程应完整执行。
在审批通过是基于调查问卷的情况下,应至少每 3 年重新审批一次,而且供应商必须在此期间通知工厂任何重大变化,包括认证状态的任何变化。
应保存评估记录。
制定工艺流程图
应制定包括每一种产品、产品类别或流程的流程图。此应囊括 HACCP 或食品安全计划范围内食品加工的各个方面,从原材料收货到加工、贮藏和分销。作为指南,此应包括,但不于以下各项:
• 厂区平面图和设备布局图
• 原材料,包括引进的设施和其他接触材料(如水、包装材料)
• 各加工步骤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 外包加工和分包工作
• 潜在的加工延迟
• 返工和再利用
• 低风险/高风险/高关注区的隔离
• 成品、中间品/半成品、副产品和废品。
申请BRC认证有哪些流程与步骤又该如何办理:
1)BRC认证咨询,含BRC认证辅导和BRC认证培训,通过在BRC认证咨询师的协助下建立相应的ISO管理体系;
2)BRC认证申请,向第三方BRC认证公司提出BRC认证申请,进行BRC认证审核,通过BRC认证审核后拿到BRC认证证书。
1 GB /T 19000-2016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的定义
2 GB /T 45001-202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规范的术语和定义
3 GB /T 22000-202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的术语和定义
4 本公司术语:
4.1 本标准采用ISO 9001和ISO 9000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1.1综合管理体系第三层次文件——指综合管理体系程序所涉及的其它文件,如:质量记录、工艺过程卡、作业书、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管理标准等文件。
4.1.2产品——规格、性能、价格等非常规性要求的产品。
4.1.3派生产品——指对已定型的批生产产品,进行涉及改进后派生出的产品,它具有系列性强、设计成熟性较好等特点。
4.1.4过程——作为过程输出的产品质量特性,不能在成品上得到完全的验证或
不能经济的验证,为此,通常要求预先鉴定其过程能力。如:封口工序等。
4.1.5顾客财产——指顾客所拥有,为了满足终产品质量要求而提供给公司的产品,可能包括,用于产品上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检测设备、搬运工具等。也称为:顾客提供的产品。
4.1.6色泽――产品固有的正常颜色和光泽。
4.1.7风味――产品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4.1.8质地形态――产品经加工后形状(块.粒.条.片或流体状等)具有均整性和洁净度。
4.1.9真包装――指使用合格包装物包装,即外部标志.内部品质符合有关标准和/或客户合同要求的包装。
4.1.10假包装――指临时包装,即产品需再行挑选或整理前的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