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龙工30 50装载机液压油缸厂家报价
价格:3950起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20 个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扬州龙工30,50装载机液压油缸厂家报价
行 业:工程机械 机械工作装置 装载机工作装置
发布时间:2023-03-22
装载机装配结束后,进行“油气”试验。方法是:先将变速分配阀拆下;通过壳体上的油道向各挡活塞缸内注油,注满为止;用气管对准各油道口中,通入0.6-0.8MPa的压缩空气,通气的瞬间若能听见活塞运动时撞击从动片而发出“啪”的声音即为良好,否则应重新装配。
故障现象:一台厦工产ZL50型装载要在野外作业过程中,直线行走时其后驱动桥声音正常,但转弯行走时却声音异常。
故障检修:通过故障现象初步判断,故障可能发生在后驱动桥差速器。因为装载机直线行驶时,两侧的车轮在同一时间滚过的行程相等。此时差速器壳一起公转,这时候差速器壳一起公转,这时候差速器不起差速作用;当装载机转弯行驶时,行星齿轮不但带动两半轴齿轮转动,而且还绕十字轴颈自转,由于两侧车轮对行星齿轮产生的阻力不同,因而使两半轴转速不等,这时差速器起差速作用。因此,判断故障可能发生在差速器上。
拆下后驱动桥与机架的连接螺钉、主传动器接盘螺钉,拆开制动器油管接头等,用起重机吊住机架,向后推出后桥驱动桥;放出后驱动桥和两侧轮边减速器内的齿轮油,发现后驱动桥内的齿轮油过脏,油内有一些针状和片状金属碎屑。
拆开驱动桥桥壳取出主传动器、差速器和2根半轴及2个轮连减速器的太阳齿轮;拆开差速器壳体后发现:差速器内的4个行星齿轮和2个半轴齿轮和轮具严重损坏;4个行星齿轮的垫片只剩下1个较完整,其余的全部被磨损掉;主动锥齿轮、十字轴及差速器壳体严重磨损,驱动桥壳底部有许多大大小小针状和片状金属碎屑。
在分析故障原因时询问了操作手并检查了其他工作装置。原来,这台装载机系前、后桥驱动(四轮驱动),不易接合,接合后又不易分离;操作手又从未检查过后驱动桥内的齿轮油。由于后驱动桥内的齿轮油过脏,使行星齿轮的垫片磨损,致使行星齿轮与2个半轴齿轮的间隙;加之在野外作业时,地形凹凸不平,又经常进行满负荷转弯作业,致使行星齿轮与2个半轴齿轮的轮齿因间隙过大而在高速转动中被打坏;其损坏的金属碎屑进入后驱动桥的底部和齿轮油内,使主动锥齿轮、十字轴及差速器壳体在转动中严重磨损。但在直线行进时,差速器内的4个行星齿轮和2个半轴齿轮,随差速器一起公转而不自转,因而后驱动桥没有噪声;当转弯行驶时,与2个半轴齿轮啮合的4个行星齿轮,由于遇到的阻力不等便开始自转,又由于它们之间的间隙过大且啮合的轮齿损坏,便发出“咔啦、咔啦”的噪声,损坏越严重,发出的噪声越大。
于是,将后驱动桥桥壳及其他零件清洗干净,更换了差速器和主传动器,装复了2根半轴、2个轮边减速器的太阳齿轮和驱动桥桥壳;向后驱动桥和2个轮边减速器内加注了新齿轮油;用起重机吊起机架,将驱动桥和车轮安装到位;装配好后驱动桥与机架、主传动器及制动器等。故障排除。
轮式装载机的制动系统多采用气液联动盘式制动机构,主要由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压力调节器、储气罐、脚踏制动阀、制动加力器、制动分泵、制动盘和制动钳等组成。
在分析与判断装载机制动失效的故障之前,先要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无零部件损坏和管路漏气、漏油,并且加力器的储油室内制动液充足,然后再按照如下方法与过程进行检查分析。
(1)根据气压表的读数进行故障判断
制动系统正常气压一般为0.65-0.8MPa,若压力显示在正常工作压力以内,则可以判断从空压机至储气筒的工作气路是正常的,故障可能在脚制动阀至制动器之间。如果读数低于0.4MPa,则故障通常在空压机至储气筒之间,故障部位多为空气压缩机和压力调节器。
压力调节器为弹簧――膜片调压式,主要由单向阀、调压阀和排气阀组成。单向阀用于防止压缩空气从储气筒向空压机倒流,调压阀用于调定系统的制动气压在规定的范围内,排气阀用于当储气筒内气压升至调定的压力值时,将空压机产出的多余压缩空气排放到大气中。其常见故障为调压阀中可自由浮动的排气阀阀杆因生锈而活动受限,卡在向大气中排气的位置。判断时先检查调压螺钉是否松动,如未松动再用手感觉压力调节器的排气口是否有气流脉动,如有脉动,作为应急处理可用旋具的木把轻敲排气阀端部,如果气流脉动消失,表明排气阀杆已经回位;如果仍不奏效,需将压力调节器拆开,清洗后再重新安装。
空压机为活塞式,根据实践经验,如果压力调节器无故障,则往往是由于空压机的气门关闭不严、产气量少导致制动气压过低。而气门关闭不严的原因在于气门弹簧受热退火使刚度下降,或气门处较脏,可以通过更换弹簧或清洗来故障。
(2)脚制动阀的检查与故障判断
脚制动阀的常见故障为膜片破损和活塞生锈发涩。可以通过踩放动作并根据脚制动阀回位时排气声来判断故障部位。如果踩下很费劲或踏板回位不灵活,则故障原因为脚制动阀活塞生锈发涩,拆下清洗后在活塞外周抹上少许机油即可;如果踩下踏板时听到脚制动阀有排气声,而放松踏板时排气声很小,则故障原因为膜片破损。
(3)加力器的检查与故障判断
加力器(又称气液制动总泵)是将气压制动力转化为液压制动力并增力的部件,它由储油室、气缸活塞和油缸活塞组成。其常见故障为气缸活塞卡死和油缸活塞的密封皮碗破损。检查时先拧松加力器出油管的接头(不必卸下),踩下制动踏板,观察有无制动液喷出及喷出的压力大小。如果无制动液流出或虽有制动液流出但压力很低(制动液喷出无力),则需拆开加力器检修,检修的主要部位是气缸活塞和油缸活塞的密封也皮碗圈。在重新装配零部件时,尤其要注意使油缸活塞前方密封圈的开口朝向油的方向,重新装配加力器后排除制动油路中的空气。排除空气时应注意及时向加力器的储油室补充制动液,防止加力器油缸活塞内的制动液被吸空,否则空气会再度进入系统。
(4)制动器组件的故障判断
该制动器为钳盘式,其制动间隙不可调整,如果摩擦片的磨损量在一定范围内,可通过分泵的工作进行一定补偿。在制动系统无故障的情况下,如果仍出现制动不灵的现象,则可断定为制动器制动间隙过大或制动分泵故障而造成的。
一.转向液压回路
ZL50型轮胎式装载机转向液压回路按其所用的转向阀结构型式,分为滑阀式和转阀式两种,其中滑阀常流式转向液压回路使用较多。该装载机采用折腰式液压转向,车架的前后两部分铰接,转向油缸的活塞杆和缸筒分别与前、后车架铰接。操纵方向盘时液压回路使左、右转向油缸分别作伸、缩运动,从而折转前、后车架使装载机转向。该装载机转向液压回路,主要有转向油泵5、转向油缸1、全液压转向器7等组成。
装载机不转向时转向阀处于中位,转向油泵的输出油液经转向阀流回油箱。因转向阀芯和阀体的轴向间隙在制造时已得到严格控制,此时虽然转向油缸两腔都通回油,但因滑阀的阻尼作用,使油缸中能形成一定的压力,使转向反应灵敏,而且该阻尼作用能维持装载机直线行驶的稳定性。装载机转向时转向阀芯的移动使转向油缸一腔通压力油,另一腔通回油路,从而实现转向。
ZL50型装载机用的转向阀与转向器用螺栓连接成一体,并固定在后车架上。转向阀属于三位四通阀,中位为X机能。合理的阻尼作用使得转向系统既反应灵敏,又具有较高的效率,且结构较常压式的简单。如上所述,不转动方向盘时滑阀处于中间位置,转向阀的中位机能保证转向油缸两腔具有较小的压力,维持装载机直线行驶;向右转动方向盘时螺杆和滑阀一起轴向向下移动,于是两转向油缸的一个伸长、一个缩短,使装载机向右转向。与此同时,前后车架的相对转动,通过反馈杆的反馈作用,使滑阀回到中位,停止转向;反之,向左转动方向盘时装载机向左转向。
为使转向过程不受柴油机转速变化的影响,该转向液压回路中设有恒流阀。它由节流板2、调压阀3和锥阀6等组成。工作时油液由进油口1进入恒流阀,并经节流板2的孔进入转向阀,通过阀体内部的孔道使节流板两侧的压力分别作用于调压阀的两端,柴油机转速升高时因液压泵的输出流量,通过节流板孔的流量加大,从而节流板两侧压力差。当通过节流板孔的流量达到一定值时,节流板两侧的压力差将克服调压弹簧的预紧力,使调压阀芯左移、调压阀芯开启,一部分油液流回油箱,使进入转向阀的流量受到限制,转向油缸移动速度将不致因柴油机转速的变化而忽快忽慢。
当装载机转向阻力过大时,恒流阀中的锥阀6开启,保证转向液压系统的安全。阻尼孔的作用是防止调压阀移动速度过快而造成的转向运动不稳定现象的发生。
ZL50型轮胎式装载机的转向液压回路和工作装置液压回路均采用CBG型齿轮泵,该泵用固定侧板二次间隙密封结构,工作压力高,泄漏量小。
装载机液压系统油液发热,会造成操作不灵活、动臂自动下降、铲斗举升和翻转困难,以及工作压力降低等故障。
1、原因分析
(1)工作环境温度高
在炎热夏季连续工作,加之冷却效果差或散热不良,造成机器发热量大于散热量,使油温过高。
(2)长时间超负荷工作
装载机连续长时间在高压大功率下工作,溢流阀频繁开启,液压系统中油路和元件因长时间高压卸荷而使油液升温。
(3)液压泵发热
液压泵是产生热量的主要元件。液压泵转速高,排油压力高,工作环境恶劣,油液污染、油液选用不合规定或油液过少,都可造成泵损、泄漏。泵内泄漏可使其功率损失,磨损严重。油液中侵入空气后易于压缩,可造成泵。液压泵内长时间的泄漏、或压缩厉害, 必然发热,引起油液升温,造成系统发热。
2、故障实例
曾有一台装载机,在作业时出现铲土无力及操作不灵的现象。用手摸高压油管感到发烫,初步认定是液压系统发热所致。检查了液压泵,发现泵壳发烫,有噪声;检查液压油时,发现油液变质。分析认为,液压泵因油液污染而导致发热的可能性大,因而更换了液压油。更换时,先清洗了油管、油箱和过滤器;给系统加注了一定量的油液,循环操作几次后将清洗的油液排出; 后加入新液压油。这样处理后,发热现象还没有得到,后又考虑到可能因油液污染造成液压泵磨损和内泄大而发热,遂即又更换了液压泵(原液压泵解体后,发现磨损严重、配合间隙大)。试机表明,液压系统温度恢复了正常。
当装载机出现故障或产生异常情况时,先应停机,然后根据故障特征进行分析,初步判断故障性质,不宜强行带病作业,否则故障会随着工作时间延续而不断扩大。
故障原因的发生是由制造、操作、使用环境、保养等多方面因素造成。有些故障是相互影响的,例如,柴油机冷却液不足,不仅会使柴油机水温及机油温度异常升高,同时也将影响双变油温升高。因此,要在找出故障的真正原因后,对症排除解决。
对故障的检查和判断应尽量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采用视、触、听、嗅、测试等综合方式进行。
视:观察各仪表读数变化,各连接部件情况,各结合密封面泄漏情况,各油料及水有无异常现象及柴油机排气烟色等。
触:靠手的感觉检查各部件表面温度,连接状况及振动情况。
听:根据听觉来判断工作元件发出的声音及其变化情况来确定异响部位。
嗅:凭嗅觉来感觉各部件及各油料有无异常气味。
测试:条件允许时可按要求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故障原因。
通过以上方法对故障有了初步判断,在做好拆卸前的准备工作后,严格按照先后顺序拆卸,在拆卸过程中,应仔细认真地观察零部件的使用情况,并排放有序。为进一步确认故障原因,应保护好故障区原有迹象并做好记录,待故障原因查明后方可进行修复。
制动系统的管道内充满蒸气和有气体存在时,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比较大,踏下制动踏板时感觉软绵绵的,富有弹性,则说明制动液中渗入了空气,将使制动效果变差安全性降低,制动的反映速度降低。尤其是在山地和山区由于频繁的制动使制动液的温度升高,如果制动液的沸点低,更容易使制动系统产生气蚀从而对加力泵的橡胶密封圈和制动元件产生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