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幕墙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安装方式,它从类别结构上大致分为:全隐框玻璃幕墙、半隐框玻璃幕墙明框玻璃幕墙、挂架式玻璃幕墙、无骨架玻璃幕墙五种类型。由于每种玻璃幕墙的构造不同,幕墙玻璃的安装方式也不一样,这也会影响玻璃幕墙led显示屏的安装结构,那您知道玻璃幕墙常见的安装方式有哪些吗?
清洁质量方面,《标准》要求,建(构)筑物外立面清洁后应与设计建造时的容貌基本保持一致。比如,玻璃饰面清洁后应清洁明亮,无污垢、无水迹,无水渍及其它印迹;面砖饰面应无污垢,色泽光亮等。
为保障建筑物外立面清洁时的施工安全,《标准》要求,作业时应设置,并有安全人员值守,醒目处应设置“禁止入内”的标志牌。在风力超过4级、暴雨、雷电、能见度低于150米的雾天和气温低于5℃或高于35℃等恶劣天气情况下应停止作业,已安装或设置的作业工具应进行固定或回收。
《标准》还规定,建筑物外立面清洁工程验收应在工程竣工的7日内进行。如果清洁质量不符合要求,应按要求整改或调整作业方案重做。
气密线。
它也是单元幕墙的重要防线,由于水密线和气密线之间的等压腔和室外基本上是相通(有时在连通孔上放置防止灰尘的海棉)的,因此水密线不能阻止空气的渗透,阻止空气的渗透任务由气密线来完成。
四、幕墙与墙体连接处漏水
1、幕墙与墙体连接处怎样处理才能不易漏水。
先用1.5mm厚镀锌铁板折角联接墙体与幕墙,两端均要打胶密封。我们称之为气密封板,用薄板是为了便于剪切和折弯,以便适应现场变化。外面再做铝板封边。里面内装处理。
2、一道防水防不住,两道防水才安全,三道防水要考虑。
解决方案:
1、仍然根据等压防水的原理,在窗顶部位设置了一条压缩型的挡水密封胶条,这样避免了雨水直接接触到开启窗的密封胶条,进一步有效地提高了开启窗的水密性。
2、慎用挂钩式隐框上悬窗,很多人不会使用风撑,使尽力气拉风撑,把窗上面的限位块顶坏,整个玻璃开启扇掉到楼下的事故就有几起。
3、明框玻璃幕墙窗下部也是个防漏水的关键部位,应采用铝通填充并镶嵌胶条打上密封胶。其次就是注意开启扇玻璃下端设置玻璃托件以避免结构胶受重力。
三、单元玻璃幕墙漏水
单元幕墙的三道密封线
⑴尘密线。
为阻挡灰尘设计的一道密封线,一般由相邻单元的胶条相互搭接实现,起到阻挡灰尘和玻水的作用。在南方地区可以不设计这道密封线。
⑵水密线。
它是单元幕墙的重要防线,通过幕墙表面的少量漏水可以越过这条线,进入单元幕墙的等压腔,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进入等压腔水将被有筹备的排出,没有继续进入室内的能力,达到阻水的目的。有时为了提高幕墙的水密性能,也可能同时设置多道水密线。
重庆建筑物“洗脸”有严格标准了!12月22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重庆市城镇建(构)筑物外立面清洁标准(试行)》(简称《标准》)于近日发布实施,这是重庆初次发布建筑物外立面清洁标准。《标准》对城镇建(构)筑物外立面的清洁频率、清洁质量以及作业安全、验收标准等作了明确要求。
清洁频率方面,《标准》要求,玻璃幕墙每年清洗应不少于1次;装饰板及面砖幕墙每两年清洗应不少于1次;石料幕墙每三年清洗应不少于1次;涂料幕墙每四年涂装应不少于1次;岗亭、书报亭、公交站台、店门面每半年清洗或者油饰不少于1次;霓虹灯、大型广告牌每年清洗应不少于1次。此外,桥梁、隧道、雕塑也要定期“洗脸”,每年粉刷、油饰或清洗应不少于1次。如遇重大庆典或者举办全部性、全国性或地方性大型活动等情况时,还应当按照管理要求对建(构)筑物外立面进行清洁。
热应力是造成玻璃幕墙破碎的一个重要原因。玻璃幕墙受热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热源是太阳光,当太阳光照射在玻璃幕墙表面时,玻璃会受热膨胀,如果玻璃受热均匀则玻璃边部和玻璃中点部分同时均匀膨胀,但如果边部和玻璃内部受热不均匀,在玻璃内部会产生拉应力,当玻璃边部有破痕或微小裂纹时,这些瑕疵很容易受到热应力的影响,随着温差的加大,热应力导致裂痕逐步加大导致玻璃破碎。解决的办法是首先对玻璃边部进行精加工处理,采用细磨边或者抛光边等以减少微小裂纹的存在;其次是将玻璃进行钢化处理以增强玻璃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第三是在玻璃加工、搬运、安装过程中,对玻璃必须进行适当的保护,注意不要将玻璃边缘与其他坚硬物体碰撞、摩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安装过程中,如果框架不合适(太小或扭曲变形),一定要记住不要用钳子夹掉玻璃边角,一定要矫正框架,使之适应玻璃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