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实验室装修 无尘厂房改造 ffu净化车间
价格:1000起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100000 个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ffu净化车间
行 业:环保 净化工程
发布时间:2023-03-14
中净环球净化可提供GMP车间、无菌车间的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安装、改造等配套服务。技术专业、经验丰富、价格实惠。拥有装饰装修、机电安装、净化行业设计。
气流流型和送风量
1.气流流型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1气流流型应满足空气洁净度级别的要求,空气洁净度为A级时,气流应采用单向流流型。
1.2空气洁净度为B级、C级、D级时,气流应采用非单向流流型。非单向流气流流型应减少涡流区。
在混合气流的医药洁净室内,气流流向应从该空间洁净度较高一端流向略低一端。
1.3医药洁净室气流分布应均匀。气流流速应满足生产工艺、空气洁净度级别和人体卫生的要求。
2.医药洁净室气流的送风、回风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散发粉尘或有害物质的医药洁净室不应采用走廊回风,且不宜采用**部回风。
3.医药洁净室内各种设施的布置,除应满足气流流型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3.1单向流区域内不宜布置洁净工作台,在非单向流医药洁净室内设置单向流洁净工作台时,其位置宜远离回风口;
3.2易产生污染的工艺设备附近应设置排风口;
3.3有局部排风装置或需排风的工艺设备,宜布置在医药洁净室下风侧;
3.4有发热量大的设备时,应有减少热气流对气流分布影响的措施;
3.5余压阀宜设置在洁净空气流的下风侧。
4.医药洁净室的送风量应取下列各项计算所得的大值:
4.1维持洁净度级别要求所需的送风量。送风量根据室内产生的微粒数计算确定。
4.2维持洁净度级别所需的“恢复时间”确定的送风量。
4.3根据室内热湿负荷计算确定的送风量。
4.4向医药洁净室给的新鲜空气量。
GMP厂房的规划设计要求
一、GMP生产工厂的厂址选择,应根据下列原则,并经技术经济方案比较后确定:
1.应在大气含尘、含菌浓度低,无有害气体,自然环境好,对产品质量无有害因素,卫生条件较好的区域。
2.应远离铁路、码头、机场、交通要道以及散发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工厂(如化工厂、染料厂及屠宰厂等)、贮仓、堆场等有严重空气污染、水质污染、振动和噪音干扰的区域。如不能远离严重空气污染区,则应位于其大频率风向上风侧,或全年小频率风向下风侧。
3.排水良好,应无洪水淹没危险。
4.目前和可预见的**区域规划,不会使厂址环境产生不利于产品质量的影响。
5.水、电、燃料、排污、物资供应和公用服务条件较好或所存在的问题在目前和今后发展时能有效、妥善地解决。
二、GMP生产工厂的总平面布置(即总图)应根据下列原则,并经技术经济方案比较后确定:
1.GMP生产工厂的总平面布置在遵循有关工业企业总体设计原则外,还应按照不对药品生产产生污染,营造整洁的生产环境的原则确定。
2.生产、行政、生活和区的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相妨碍。
3.生产厂房应布置在厂区环境清洁区域,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不应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
4.药品生产厂房与**交通干道之间距离不宜小于50m。
5.对于兼有原料药和制剂的药厂,应考虑产品的工艺特点和防止秤时交叉污染,合理布局、间距恰当。原料药生产区应置于制剂秤区的下风侧,青生产厂房的设置应严格考虑与其他产品的交叉污染。
6.在符合消防和尽量减少互相交叉污染的原则下,宜减少立厂房幢数,建立联合厂房,以减少厂区道路及其造成的污染,减少厂区运输量和缩短运输线路。但生产青类等高致敏性药品必须使用立的厂房与设施;避孕药品的生产厂房应与其他药品生产厂房分开;生产用菌毒种和非生产用菌毒种、生产用细胞与非生产用细胞、强毒与弱毒、死毒与活毒、脱毒前与脱毒后的制品和活疫苗与灭活疫苗、人血液制品、预防制品等的加工或灌装不得同时在同一生产厂房内进行,其贮存要严格分开。
7.危险品库应设于厂区位置,并有防冻、降温、消防措施;和剧品应设仓库,并且防盗措施。
8.动物房的设置应符合颁布的有关规定,并有的排污和空调设施。
9.厂区布置和主要道路应贯彻不流与货流分流的原则,尽量避免相互交叉。厂区道路面应选用整体性好、灰尘少的材料,如沥青、混凝土。厂房与道路之间应有一定距离的卫生缓冲带,缓冲带可种植草坪,严禁种花,树木周围以卵石覆盖土壤,绿化设计做到“土不见天”。
10.厂房周围宜设环形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如有困难时,可沿厂房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通道。
11.GMP生产厂房周围不宜设置排水明沟。
12.车辆的停车场应远离药品生产厂房。
13.生产废弃物的回收应立设置。
、药品GMP厂房厂区总体布局
厂区布局是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总体的规划设计。厂区总体可划分为生产、行政、生活和功能区,布局原则是“必须有整洁的生产环境;生产、行政、生活和区的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相妨碍;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及交叉污染”。厂区布局与厂房设计的根本任务是要能有效地预防污染(交叉污染)与差错,尽量地减少污染(交叉污染)与差错。
1.按照功能划分区域
厂区应按生产、行政、生活和等功能合理布局,不得互相妨碍,各区域空间与企业发展规模和人数相适应,还要留有发展空间。生产区主要有生产厂房、制水车间、物料仓储间等;行政区主要是各职能部门的办公楼;生活区分食堂、宿舍、洗浴及娱乐活动场所等;区包括锅炉房、废水处理站等。各区域的划分及位置布局应针对当地气候环境及企业自身需求,由专人或部门统筹负责,避免空间的浪费或不合理布局带来相互影响。
2.符合卫生要求
行政和生活区不得对车间或生产区产生污染,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制药企业的洁净厂房应布置在厂区内环境整洁、物流不穿越或少穿越的地方,尽量远离交通主干道,并考虑产品工艺特点和防止生产时的交叉污染,合理布局,间距适当。洁净厂房周围道路宽敞,能通过消防车辆。洁净厂房周围应绿化,种植树木(如常青树),不宜种花,避免对生产造成污染;宜铺植草坪,厂房与草坪间有水泥隔离带;绿化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起滞尘、、吸收有害气体和提供氧气的作用。绿化面积的比例应适宜,要尽量减少厂区内的露土面积,不能绿化的道路应铺成不起尘的硬化路面,暂时不能绿化的空地也应釆取措施,杜绝尘土飞扬。
3.符合GMP工艺要求
区域应考虑风向问题,以减少生产污染。洁净厂房(区)应处于多风向(主导风向)的上风侧。严重空气污染源应处于多风向的下风侧。例如,锅炉、 “三废”处理、废渣及垃圾临时堆放点应处于多风向的下风向。实验动物房应布置在生产区、生活区、行政区的下风方向,以利于动物生活,同时不对生产和人的活动造成污染或影响。如青类高致敏性药品的生产厂房或的生产厂房应处于厂区的下风侧。
4.合理配套设施
必须有保证生产所需的水、电、气、热、冷等公用设施,且靠近负荷中心,使各种公用系统介质的输送距离短,以便节省能耗。配套相应的“三废”处理系统,设置废渣及垃圾堆放点等。
5.、物流分开
厂区进、出口及主要道路应贯彻与物流分开的原则。物料的进入和成品的运出应不影响人员的工作活动,也不应对生产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厂房与设施
【核心】GMP生产的厂房与设施是实施产品GMP的先决条件,其布局、设计和建造应有利于避免交叉污染、避免差错,并便于清洁及日常维护。
【条款及方法】 企业的生产环境应整洁;厂区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区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相妨碍。
1.检查企业总平面图,是否标明周边情况,周围是否有污染源。
2.检查企业生产环境,厂区总布局图。
2.1生产区、行政区及区布局是否合理。
2.2厂区、物流是否分开,如不能分开是否互相影响,是否便于物料运输。
2.3检查厂区道路是否使用整体性好、不发尘的覆面材料。
2.4检查是否有露土地面,是否有相应的绿化面积。
2.5锅炉房、危险品库、实验动物房等位置是否适当。
2.6厂区是否有垃圾、杂草、痰迹;垃圾是否集中存放,生活、生产垃圾是否分开存放。是否有垃圾处理设施,位置是否适当。
3.GMP并不包括生产人员、环境保护等其他法规规定的内容,GMP认证检查要**GMP检查的重点,一般人员、环境保护问题可由**其他部门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