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类。木雕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在我们的工种分类中为“精细木工”。
但实际上,木雕艺术同其他雕塑艺术一样,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生;只是一开始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直到人们有了审美,木雕才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通常的说法是:中国的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
清代乾隆年间,被称之“雕花之乡”的东阳地区,竟有400多名工艺师被召城,修缮宫殿;乐清黄杨木雕从清代中期起成为中国民间木雕工艺品之一,以雕小型黄杨木陈设品而闻名中外;广东金漆木雕起源于唐代,它用樟木雕刻,再上漆贴金,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唐代是中国工艺技术大放光彩的时期,木雕工艺也日趋。许多保存至今的木雕佛像,是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杰作,具有造型凝练、刀法熟练流畅、线条清晰明快的工艺特点,成为当今海内外艺术市场上的“宠儿”。
明清时代的木雕品题材,多见为生活风俗、神话故事,诸如吉庆有余、五谷丰登、龙凤呈祥、平安如意、松鹤延年等木雕作品,深受当时社会欢迎。
所谓技法,是木雕创作中作者对于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这种手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确切地说,是由外向内,一步步通过减去废料,循序渐进地将形体挖掘显现出来。在一次次的减法造型中,我们不仅体会到作品在“脱壳而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