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微机保护 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PT 断线告警
装置采用两种方法识别PT 断线。
方法一:当负序电压3U2 大于PT 断线负序电压时,经延时,装置发出PT 断线告警。
方法二:当三相线电压均小于无压定值,且至少有一相电流大于无流定值时,经延时,装置发出PT 断线告警。
控故障告警
装置判断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分位监视TWJ、合位监视HWJ 状态来识别控制回路是否异常,当分位监视与合位监视同时处于合状态或分状态时判为异常状态,装置将发出告警信号。
频率保护
(1)低频减载
装置通过检测系统频率,根据系统频率的变化按用户设定的频率定值,当系统频率低于定值时,自动切除负荷。为保证装置可靠动作,系统正常时对低频减载功能进行闭锁,当系统频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才解除闭锁。为防止系统发生负荷反馈引起装置误动,采用了低电压、欠电流和滑差闭锁。
低电压闭锁判据为:Ua 低于低电压闭锁定值,同时零序电压3U0 低于8V,或PT 断线时,闭锁低频减载出口。
滑差闭锁判据为:df/dt 大于滑差闭锁定值时,闭锁低频减载出口。
欠流闭锁判据为:三相电流Ia、Ib、Ic 均低于欠流闭锁定值时,闭锁低频减载出口。
(2)高频保护
装置通过检测系统频率,根据系统频率的变化按用户设定的频率定值,当系统频率高于定值时,自动切除负荷。
FC 回路配合的过流闭锁功能
本装置设置了大电流闭锁保护动作的功能,用于断路器开断容量不足或现场为FC 回路的情况。当故障电流大于电流闭锁保护定值时,闭锁装置保护出口,以保证熔断器先熔断。
当故障电流小于闭锁保护定值时,经延时开放所有保护出口。
失压跳闸
当三个线电压均小于失压跳闸定值时,经过延时,装置保护跳闸。为防止因PT 断线使保护误动,设置有PT 断线闭锁。当发生PT 断线时,装置将发告警信号并闭锁失压保护。
失压保护开放条件:三个线电压有一个大于1.05 倍低电压定值,且延时500ms。该条件一旦成立,失压保护有效。
逆功率保护
当检测到回路有逆向电流流过且逆向功率值超过设定值时,装置经可设置延时发出逆功率跳闸命令,停止送电。
过电压保护
装置设有过电压保护,当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且装置检测到大线电压高于过电压保护定值时,经可设延时装置过电压保护命令,保护动作于跳闸或告警可选。
零序过压保护
装置设有零序过压保护功能,当母线电压为3PT 接线时,装置通过采集开口三角的电压,若超过零序电压定值,装置保护跳闸。
保护原理
1.2.1 三段式过流保护(可经低电压闭锁)
当任一相电流大于定值,经延时,装置跳闸。
三段过流保护由过流一段(瞬时速断)保护、过流二段、过流三段构成,均由控制字选择投退,是否需经低电压闭锁也可由相应控制字选择。
由于过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是按躲过负荷电流整定的,为了提高过流保护在发生故障时的灵敏度和改善躲过负荷电流的条件,需在过流保护中加低电压闭锁条件。当选择经低电压闭锁启动过流保护:当有一个线电压低于低压定值且高于低压阈值时,开放过流保护出口。若低电压闭锁条件退出,则过流保护不需要考虑电压条件。
技术要求
35kV微机保护装置
装置应具有统一的硬件,包括电源模块、CPU模块、开入开出模块、控制回路模块、模拟量采集、通讯模块等;应采用模块化设计,通用性强,能在同一硬件平台上针对不同一次设备灵活配置保护功能,实现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配电站及设备的保护测控功能,至少包括35kV进线、主变(一般容量2000kVA以上)、10kV进线、馈线、配电变压器(一般容量2000kVA以下)、高压电动机、高压电容器、母联、PT等设备的保护和自动控制功能。
通用要求
硬软件平台
采用主频为168MHz的处理器,16位同步采样A/D,每周波48点采样实时并行计算;内置资源丰富,电路设计简单,保证产品的制造质量及其稳定性。充足的硬件资源,应配置不小于512K字节Flash、不少于(192+4)K字节Sram、外置NorFlash不少于4M字节、外置Sram不少于512K字节。
人性化设计
装置应采用全汉化大屏幕液晶显示,人机界面清晰易懂。装置应有灵活、舒适的按钮设计,菜单式操作简单、便捷。保护功能的出口可通过跳闸矩阵进行设置,方便用户选择要动作的继电器。所有继电器出口接点可选择为跳闸接点(自动返回)或信号接点(复归后返回)。配备计算机界面的调试与分析软件,调试及维护简单方便。
接口资源
应具有不少于14路交流电压/电流通道,可测量三相电流、两路零序电流、三相电压、零序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有功电能、无功电能。保护电流的测量不仅反映基波,还可以通过逻辑可编程软件增加测量2~10次谐波,具有带谐波制动的保护功能。
应自带立操作回路,可自适应0.25~5A开关跳合闸电流。
应具有不少于2路4~20mA直流模拟量变送输出,可通过逻辑可编程软件自定义变送量。
应具有不少于20路有源开关量输入接口。
应具有不少于10路无源开关量输出接口。
应有2路RS485串行通讯接口,支持IEC60870-5-103、Modbus-RTU规约。
应有2路以太网接口,支持TCP IEC60870-5-103、TCP Modbus-RTU规约。
应有GPS对时功能,支持IRIG-B对时方式(RS485接口)。
应带有UBS接口,可通过U盘升级装置程序,也可导出装置的定值、故障录波数据,方便故障分析。
应带有RS232接口,可通过USB转232数据线升级装置程序,还可上传装置定值、动作事件信息和故障录波数据,方便现场事故分析。
图形可编程
应采用全图形化编程技术以及稳定、可靠的保护继电器库,提高程序的可靠性及正确性。
高可靠性设计
装置应具有上电自检功能,可对MCU内核时钟、ADC芯片及外设、液晶模块、开入采集、继电器输出、SRAM/FLASH/铁电、以太网芯片及外设、串口通讯外设、USB通讯外设等电路上单自检,若有异常可闭锁继电器出口防止保护误动并发出告警信号;
装置应可对ADC芯片、液晶模块、FLASH芯片/铁电、以太网/USB通讯/串口通讯外设等全程自检,若有异常可闭锁继电器出口防止保护误动并发出告警信号;
整机静态功耗不高于15W,具有高抗干扰性能,通过发射限值检验、传导发射限值检验、射频电磁场抗扰度、静电放电抗扰度、射频场感应传导扰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慢速阻尼振荡波抗扰度、浪涌抗扰度、工频磁场抗扰度、交流和直流电压暂降中断等10 项电磁兼容检测认证,其中快速瞬变、静电放电、浪涌抗干扰性能均达到Ⅳ级要求。
透明化设计
装置应能实时记录交流量、开入量、开出量和所有保护模块的状态。
装置应能记录内部各元件动作行为、动作时间和录波数据,其中故障录波共可记录16条,每条录波可触发12次录波,每次录波可记录故障前8个周波、故障后4个周波波形,总录波时间共计46s。每个采样点录波至少包含12个模拟量、10个开关量波形。
装置应能记录系统日志,包括装置上电、装置失电、定值修改、出口矩阵设置、参数校准等操作,方便现场事故分析。
开放性要求
装置应具有两个 RS485通讯接口,支持 IEC60870-5-103,Modbus-RTU 规约;具有两个以太讯接口,支持TCP IEC60870-5-103、TCP Modbus-RTU规约。
使用条件
工作环境温度范围:-10℃~+55℃(液晶无模糊、迟钝现象)。
装置的贮存、运输允许的环境温度为-25℃~+70℃;
湿度范围: ≤95%,不结露;
海拔高度:≤2.5kM。
AM3功能配置
保护功能
AM3-I:
过流一段保护;
过流二段保护;
过流三段保护;
过流反时限保护;
零序过流保护;
零序反时限过流保护;
低压侧零序过流保护;
零序过电压保护;
低电压保护;
过电压保护;
过负荷保护;
控制回路断线告警;
TV 断线判别;
非电量保护(温度、瓦斯)
FC闭锁;
AM3-U:
低电压保护;
过电压保护;
零序过电压保护;
PT断线告警;
测控功能
AM3-I:
8路外部开关量信号采集;
断路器遥控分/合闸操作;
IA、IB、IC、UA、UB、UC、P、Q、Cosφ等电参量测量;
AM3-U:
PT手车工作、试验位置信号采集;
UAB、UBC、UCA等电参量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