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专业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代办 安徽子辰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申报需要以下资料:
1、 营业执照(年检后副本)
2、 组织机构代码证(年检后副本)
3、 税务登记证
4、 公司简介
5、 公司组织机构图
6、 公司生产流程图
7、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8、 确定公司申请范围
9、 申请表(签字盖章)由咨询公司提供
10、 认证合同(签字盖章2份)由咨询公司提供
未建立全面的设备管理制度,不设或少设设备管理、维修人员,设备资源不充分,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不按要求正确使用设备,有时因设备问题影响产品质量。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按期维护、保养设备,保证设备满足生产和产品质量所需的能力。仪器仪表测量设备管理混乱,无台账、无年度校验计划,未经检定或漏检的仪器仪表在使用甚至在检验岗位上使用;应建立完善的测量设备管理制度,定期送检仪器仪表,禁止使用未经检定或漏检的仪器仪表。许多应有的检验过程没有建立,检验规范没有完全依据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执行产品检验制度不严格,随意产品放行。应建立规范的产品检验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定的检验规范覆盖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范,产品放行职责明确。
,ISO9000族标准适应了组织完善质量管理的需要任何产品或服务都是通过规范或技术标准来体现顾客需要的,但是如果提供和支持生产的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就不可能始终如一地生产出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关注,导致了ISO9000标准--质量体系标准的产生。第二,ISO9000族标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在ISO9000标准的基本概念中,特别强调了过程控制,即ISO9000族标准是建立在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换句话说,所有产品(服务)质量也都是在产品形成过程中形成的,要控制产品质量必须控制过程,控制过程体现了预防为主这样一种的质量管理思想。第三,采用ISO9000族标准。
三、持续改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措施
1.树立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意识,落实质量管理改进的职责。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需要全员参与,全员都必须树立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意识。首先,企业管理者是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领头羊,应认识到改进的必要性,树立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意识,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人员、设施等资源,定期关注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运作情况;其次,企业的各部门负责人是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的主力军,必须树立质量管理体系必须不断改进的思想,根据自己负责的业务,结合标准的条款,不断查找改进的突破点,不断探索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方法和技巧,配合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第三,企业的专职、负责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人员是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技术参谋和推动者,必须定期采用会议、板报、座谈会等方式宣传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收集适合企业自身改进的方法和经验,给企业各层人员分享,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第四,岗位人员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直接操作者,通过培训、现场示范等方式提升岗位人员的改进意识,以加强全员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意识和职责。
2.认真开展内审、管理评审和日常检查工作,识别改进需求,落实改进点,不断探索质量管理的改进方法,不断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首先,应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内审的策划及内审方案,选好内审员,开好会议,把好内审过程控制关,对内审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原因,落实整改责任,选择和优化整改方法,加强对整改项的效果验证;其次,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策划的要求,定期开展管理评审活动,企业的高负责人必须亲自主持管理评审会议,认真做好管理评审的输入,对输入中提出的问题,集中认真讨论,形成整改决议,落实具体的整改人员,解决整改的资源需求,落实跟进人员和整改措施,追踪整改的效果;三是抓好日常的检查工作,日常检查是识别改进需求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体系正常运行和不断改进的基本保证,要加强对体系文件的使用情况、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等体系要素进行日常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追查原因,落实整改,不断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
3.不断修订和完善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使其符合组织的实际情况和实际运作,不断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是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和不断改进的根本保证,是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南。首先,应意识到文件修订和完善的必要,如在企业的组织架构调整、部门职能调整、岗位职责变化后,必须根据变化后的实际情况,修订原有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其次,在标准版本变化、法律和法规版本变化、技术标准要求发生变化后,也必须根据新的变化修订原有的文件;再次,在企业的业务增加或运作方式发生变化后,也必须根据变化修订和完善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后,应不断优化和调整岗位文件,岗位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运作的核心文件,也是实际上影响体系运行效果的重要文件,所以应该根据岗位业务的不断优化和岗位工作手段的不断提升,不断完善岗位的操作类文件。
4.加强全员培训和考核工作,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有效措施之一。首先应该加强对全员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知识的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关键人员如质检员等的培训,可采用分模块法、分条款法等方式,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职能分配的不同培训相应的标准知识,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在标准内容变更后,应采用新旧标准对比法等方法,对新标准的要求进行培训;其次应加强对内审员的培训。内审人员的素质和对改进需求的识别,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加强对内审员的标准知识、内审技巧、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培训,以便使内审员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运用、提升内审技巧;三是应加强对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培训。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通常是通过转化为文件要求后成为业务的具体要求,与体系有关的人员应加深对这些要求的认识和理解,这有助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四是要加强对岗位作业规范、技术要求、产品标准等文件的培训。这些文件具有变化快、要求具体等特点,是岗位操作人员日常工作必须的文件,也是影响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关键文件,必须加强对这部分文件的全面培训;五是应加强对参加培训人员的考核。可以采取考试、现场提问、实习观察等方式,严格验证培训的效果。
5.肯定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效果,增强各级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的积极性和信心,不断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不断改进,但效果也不容易显现。质量管理体系强调全员参与,全员树立改进的信心是很必要的,所以,企业在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同时,也可以采取设立奖金、流动红旗、通报表彰等方式对在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积极参与者、取得效果者进行适当的表彰和奖励,以增加信心,提高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