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协助 材料方便-杭州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申请-ISO9000认证
价格:面议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10000 个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杭州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行 业:商务服务 认证服务
发布时间:2023-02-09
1目的
对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规划、实施、验证、更新和改进等活动进行控制,确保符合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及目标、指标的实现。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控制。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规划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3.2各相关部门负责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方案的有效实施,以实现策划的目标、指标。
3.3管理者代表适时组织公司各部门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目标、指标、管理方案进行更新、改进。
4工作程序
4.1管理者代表在组织规划/修订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以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为框架和规划原则,策划、评审及修订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时,应符合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
b、力争大程度的量化,若目标不能量化,则有指标予以支持;
c、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具有可行性,经过努力可以实现;
d、以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环境因素评价、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为依据;
e、考虑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f、相关方的关注焦点和观点。
5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内容
5.1目标、指标包括的内容
a、降低各种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
b、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减少各类事故发生,预防人身伤害;
c、反映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规定。
5.2管理方案应包括的内容
a、完成目标、指标的具体措施;
b、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
c、实施管理方案的时间安排;
d、实施管理方案的经费预算;
e、实施过程中的验证和验收评价。
6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规划、确定流程
6.1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依据公司确定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规划出目标、指标。
6.2依据审批通过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目标、指标,执行部门负责策划实施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方案。
6.3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方案经管理者代表审批通过,即予以实施。
6.4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方案由策划实施部门保存。
7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规划、修订、评审时机
7.1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制定。
7.2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修订或更新后。
7.3每年一次(一般为管理评审前/时)。
7.4高管理者认为需要时。
7.5重要环境因素或重大危险源发生变更时。
7.6公司经营范围、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
8管理方案实施绩效验证
8.1管理评审召开前或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方案实施完毕,主管部门(必要时管理者代表协助)负责验证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方案实施绩效,验证内容包括:
a、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方案是否有效实施;
b、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方案实施绩效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c、经验证无效或效果不理想,相关部门应重新制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方案,并予以实施和评价。
9目标、指标的适宜性评价
管理者代表依据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方案实施情况、目标、指标适宜性、有效性进行分析并提交管理评审。
1人力资源部为管理人员和从事工种的人员,每人建立一份员工个人培训档案,其余人员分部门建立部门员工培训档案。
2每次培训结束后,培训主办部门写出书面的《培训总结》或《部门员工培训记录表》,连同参加人员名单、考核、考核成绩(有进行考核时)等汇总送人力资源部存档。人力资源部根据上述内容填写《员工个人培训记录表》。
3送出培训时,人力资源部负责作培训记录。凡取得结业证书者,人力资源部保存一份复印件。
4培训记录由人力资源部保存至该员工离开本公司为止,记录控制按QP20《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5 生产车间轮岗人员,临时更换人员,临时工识别清单体现在公司[出勤明细表]上,使管理人员时间掌握情况。
1总则
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
a)本标准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文件和记录;
b) 公司确定的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所需的支持性文件。
2 创建和更新
在创建和更新形成文件的信息时,公司应确保适当的:
a)标识和说明(如:标题、日期、作者、索引编号等);
b) 格式(如:语言、软件版本、图示)和媒介(如:纸质、电子格式);
c) 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
3 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
3.1 应控制质量管理体系和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以确保:
a)无论何时何处需要这些信息,均可获得并适用;
b)予以妥善保护(如:防止失密、不当使用或不完整)。
3.2 为控制形成文件的信息,适用时,公司应关注下列活动:
a)分发、访问、检索和使用;
b)存储和防护,包括保持可读性;
c)变更控制(比如版本控制);
d)保留和处置。
对确定策划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必需的来自外部的原始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公司应进行适当识别和控制。
应对所保存的作为符合性证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予以保护,防止非预期的更改。
管理评审目的:评价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系统和程序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评审的议程(内容):
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2. 质量方针、目标及其实施情况;
3. 产品、过程质量趋势;
4. 重大质量、环境事故的处理;
5. 顾客投诉的处理;
6.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7. 公司的组织机构、职责分配、资源配备是否适宜;
8. 体系的要素及相应的文件是否有修正的需要;
9. 顾客或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有益的建议;
各参加人员准备事项:各部门根据评审内容的要求准备相应资料。具体评审安排见管理评审通知单。
培训方式 a.传、帮、带;b.办学习班; c.观看录象、电视等;
d.送出培训;
e.请有关来公司培训。
f.内部沟通会议。
培训要求
1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公司质量安全管理的培训,包括公司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安全卫生等培训。
2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由人力资源部按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方式按5.3的一种或多种执行.
3各有关部门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培训,包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实施。
4内部审核员和食品安全小组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培训。必要时可请来公司培训,或送出培训。培训后经考核合格,发给证书,持证上岗。
5从事工种的人员(包括检验员、内部审核员、关键控制点操作人员、电工、锅炉工)应经培训合格,经考核后,持证上岗。
6 a、公司经理级每月一次沟通会议, 会议由人资部经理负责记录, 并跟踪会议的实施情况;b、生产部班组长级(含) 以上每月一次沟通会议, 会议由厂长助理负责记录, 并跟踪验证会议的实施情况;C、原料采购部, 质检部检验室, 行政后勤每月一次沟通会议,会议由部门主管负责记录并跟踪验证实施情况;d、机电, 氨机每月一次沟通会议, 生产其它各班组每日班前会,沟通内容记录在[班前会会议记录表]中, 由制造部经理负责落实解决会议反馈的问题和意见;e、人资部在生产期间每月一次与员工(5人/次) 和(班组长级2人/次) 进行面对面沟通, 由人资部经理负责记录、反馈并跟踪落实反馈意见。
Q:1)是否根据过程情况确定内审频次? 2)是否选定适合的内审员进行内审? 3)是否确定每次内审的准则和范围? 4)内审结果是否上报相关管理者? 5)内部审核中发生的问题是否采取纠正? 6)内部审核相关文件是否有保留?
E/S:有无内部审核方案及相关的文件化信息?内部审核方案有无考虑相关过程的环境重要性、影响组织的变化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是否规定每次审核的准则和范围?如何选择审核员并实施审核,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与?有无相相关管理者报告审核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