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100000 个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gmp厂房净化工程
行 业:环保 净化工程
发布时间:2023-02-09
中净环球净化可提供GMP车间、GMP厂房、实验室的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安装、改造等配套服务。
气流流型和送风量
1.气流流型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1气流流型应满足空气洁净度级别的要求,空气洁净度为A级时,气流应采用单向流流型。
1.2空气洁净度为B级、C级、D级时,气流应采用非单向流流型。非单向流气流流型应减少涡流区。
在混合气流的医药洁净室内,气流流向应从该空间洁净度较高一端流向略低一端。
1.3医药洁净室气流分布应均匀。气流流速应满足生产工艺、空气洁净度级别和人体卫生的要求。
2.医药洁净室气流的送风、回风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散发粉尘或有害物质的医药洁净室不应采用走廊回风,且不宜采用顶部回风。
3.医药洁净室内各种设施的布置,除应满足气流流型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3.1单向流区域内不宜布置洁净工作台,在非单向流医药洁净室内设置单向流洁净工作台时,其位置宜远离回风口;
3.2易产生污染的工艺设备附近应设置排风口;
3.3有局部排风装置或需排风的工艺设备,宜布置在医药洁净室下风侧;
3.4有发热量大的设备时,应有减少热气流对气流分布影响的措施;
3.5余压阀宜设置在洁净空气流的下风侧。
4.医药洁净室的送风量应取下列各项计算所得的大值:
4.1维持洁净度级别要求所需的送风量。送风量根据室内产生的微粒数计算确定。
4.2维持洁净度级别所需的“恢复时间”确定的送风量。
4.3根据室内热湿负荷计算确定的送风量。
4.4向医药洁净室给的新鲜空气量。
给水排水
1一般规定
1.1医药洁净室的给水排水干管应敷设在技术夹层、技术夹道、技术竖井内,或地下埋设。
1.2医药洁净室内应少敷设管道,与本区域无关管道不宜穿越,引入医药洁净室内的支管宜暗敷。当明敷时,应采用不锈钢管或其他不影响洁净要求的材质。
1.3医药洁净室内的管道外表面应采取防结露措施。防结露外表层应光滑、易于清洗,不应对医药洁净室造成污染。
1.4给水排水支管穿越医药洁净室顶棚、墙板和楼板处应设置套管,管道与套管之间应密封,无法设置套管的部位应采取密封措施。
2.给水
2.1医药工业洁净厂房应根据生产、生活和消防等各项用水对水质、水温、水压和水量的要求,分别设置直流、循环或重用的给水系统。
2.2给水管材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生活给水管应选用耐腐蚀、安装连接方便的管材,可采用塑料给水管、塑料和金属复合管、铜管、不锈钢管及经防腐处理的钢管;
2循环冷却水管道宜采用钢管;
3管道的配件材料应与管道材料相适应。
2.3医药工业洁净厂房周围宜设置洒水设施。
3.排水
3.1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的排水系统,应根据生产排出的废水性质、浓度、水量等确定。有害废水应经废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出。
3.2医药洁净室内的排水设备以及重力回水管道相连的设备,应在其排出口以下部位设置水封装置,水封高度不应小于50mm。医药洁净室的排水系统应设置透气装置。工艺设备的排水口应设置空气阻断装置。
3.3排水立管不应穿过空气洁净度A级、B级的医药洁净室;排水立管穿越其他医药洁净室时,不应设置检查口。
3.4医药洁净室内地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空气洁净度A级、B级的医药洁净室内不应设置地漏;
2空气洁净度C级、D级的医药洁净室内宜少设置地漏,需设置时,地漏材质应不易腐蚀,内表面光洁、易于清洗、有密封措施,并应耐消毒;
3医药洁净室内不宜设置排水沟。
3.5医药工业洁净厂房内应采用不易积存污物并易于清扫的卫生器具、管材、管架及其附件。
3.6排水管道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水管道应选用建筑排水塑料管及管件,也可选用不锈钢管及管件和柔性接口机制排水铸铁管及管件;
2当排水温度大于40℃时,应选用金属排水管或耐热塑料排水管。
、药品GMP厂房厂区总体布局
厂区布局是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总体的规划设计。厂区总体可划分为生产、行政、生活和功能区,布局原则是“必须有整洁的生产环境;生产、行政、生活和区的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相妨碍;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及交叉污染”。厂区布局与厂房设计的根本任务是要能有效地预防污染(交叉污染)与差错,尽量地减少污染(交叉污染)与差错。
1.按照功能划分区域
厂区应按生产、行政、生活和等功能合理布局,不得互相妨碍,各区域空间与企业发展规模和人数相适应,还要留有发展空间。生产区主要有生产厂房、制水车间、物料仓储间等;行政区主要是各职能部门的办公楼;生活区分食堂、宿舍、洗浴及娱乐活动场所等;区包括锅炉房、废水处理站等。各区域的划分及位置布局应针对当地气候环境及企业自身需求,由专人或部门统筹负责,避免空间的浪费或不合理布局带来相互影响。
2.符合卫生要求
行政和生活区不得对车间或生产区产生污染,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制药企业的洁净厂房应布置在厂区内环境整洁、物流不穿越或少穿越的地方,尽量远离交通主干道,并考虑产品工艺特点和防止生产时的交叉污染,合理布局,间距适当。洁净厂房周围道路宽敞,能通过消防车辆。洁净厂房周围应绿化,种植树木(如常青树),不宜种花,避免对生产造成污染;宜铺植草坪,厂房与草坪间有水泥隔离带;绿化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起滞尘、、吸收有害气体和提供氧气的作用。绿化面积的比例应适宜,要尽量减少厂区内的露土面积,不能绿化的道路应铺成不起尘的硬化路面,暂时不能绿化的空地也应釆取措施,杜绝尘土飞扬。
3.符合GMP工艺要求
区域应考虑风向问题,以减少生产污染。洁净厂房(区)应处于多风向(主导风向)的上风侧。严重空气污染源应处于多风向的下风侧。例如,锅炉、 “三废”处理、废渣及垃圾临时堆放点应处于多风向的下风向。实验动物房应布置在生产区、生活区、行政区的下风方向,以利于动物生活,同时不对生产和人的活动造成污染或影响。如青类高致敏性药品的生产厂房或的生产厂房应处于厂区的下风侧。
4.合理配套设施
必须有保证生产所需的水、电、气、热、冷等公用设施,且靠近负荷中心,使各种公用系统介质的输送距离短,以便节省能耗。配套相应的“三废”处理系统,设置废渣及垃圾堆放点等。
5.、物流分开
厂区进、出口及主要道路应贯彻与物流分开的原则。物料的进入和成品的运出应不影响人员的工作活动,也不应对生产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片剂/干混工艺验证要点分析
片剂干混直接压片的一般工艺如下,包括称量-过筛-混合-分料-压片-包衣(充填)几个工艺步骤。
对于整个工艺,可以采取风险分析的方法,识别出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以及控制参数:
称量步骤,一般不涉及到关键的工艺参数,但是对于部分温度或光敏感的原料药,可能温度或者光照度又会是一个关键的影响要素。从工艺验证的角度,用于工艺验证的物料应该来自于批准的供应商,用于称量的设备应该经过校准(包括定期的校准以及日常使用时的校准),在称量的过程中也应该选择合适的称量工具,在与生产环境一致的条件下进行称量操作,并且人员经过培训,以大程度的防止交叉污染。从物料的角度,原辅料的粒度分布,水份等参数可能对后续的工艺有影响,所以需要制订必要的标准去控制。
称量步骤往往需要对物料进行混合,混合的均匀程度对于后续的压片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当原料药含量较低的时候,所以对于混合步骤而言,混合的均匀度是一个关键质量属性,而影响这个关键质量属性的参数往往会被定义成关键过程参数,通常包括混合速度以及混合时间。对于混合而言,还有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那是批量,这也是在工艺验证的过程中往往可以采取差条件去进行验证的方式。
混合完成后,进入压片的步骤,压片机的速度与压力往往是压片步骤的关键参数,这些关键参数往往会影响片剂的各项理化指标,比如外观、厚度、硬度、脆碎度、片重以及片重差异等物理指标,也包括溶出、含量均匀度等化学参数。
包衣的工序相对比较复杂包括包衣液的制备、预加热、喷包衣液、干燥和冷却等步骤,配置包衣液的时候温度、搅拌速度和时间可能会对包衣液的均匀性有影响,包衣锅的温度及转事、加包衣液的量及速度、干燥时的进风、排风温度及风量,降温时间等均有可能影响终产品的质量……在验证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察的指标包括外观,包衣增重,水份,硬度,溶出/崩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