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培训 正规机构 三明能源管理体系认证顾问
价格:面议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1000 个
包装说明:
关 键 词:三明能源管理体系认证顾问
行 业:商务服务 教育培训 管理培训
发布时间:2023-02-07
能源绩效有关的主要引用标准:
GB/T 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设备清单
实施与运行
总则
公司在实施和运行过程中,应使用策划阶段产生的各项结果,可包括:a)能源评审结果;b)能源方针;c)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d)能源目标和指标;e)能源管理实施方案;f)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识别和落实情况等。
能力、培训和意识
公司编制岗位说明书,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等四个方面,对与主要能源使用有关的人员能力进行了明确,并通过定期进行岗位能力评价,确定各岗位员工的能力与岗位要求的符合程度。
公司及时确定与主要能源使用及与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控制有关的培训需求,并提供培训或采取招聘、调整岗位等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
公司对与能源管理工作有重大影响的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并保存有相关的记录。
公司利用绩效考核、知识竞赛、宣传栏、节能源宣周等活动对全员进行了各种培训,使全体人员都意识到能源方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满足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作用、职责和权限,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能源绩效改进给组织带来的效益,以及自身活动对能源使用和消耗产生的实际或潜在影响,其活动和行为对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的贡献,偏离规定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信息交流
公司制定并执行《信息交流与沟通控制程序》,为保证任何为其或代表其工作的人员获取所需的信息,以促进理解、协调行动,进行改进,并有效地参与管理活动。内部信息沟通的范围涉及全公司,包括横向的各职能之间、纵向的各层次之间的信息沟通,沟通内容是关于能源绩效、能源管理体系的信息;
能源提供的管理
1 各耗能单位使用的电能由生产部负责提供。
2 工程部应根据各部门用汽情况,正常合理供汽,保证汽压不低于规定标准,以确保生产和服务顺利进行。
3 需要停电、断电、汽时,生产部提前通知生产车间停电、汽的原因及时间。遇到突 然停电、断电、汽时,工程部应及时与负责部门沟通,以便能及时地采取正确的 应急措施,减少突然停电或停汽造成的损失。
能源输送设施的管理
1 工程部负责所辖区内高压変电站的供配电系统安全运行,按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规程做好电力生产现场管理,加强对供配电系统的维护保养;并逐步更新高损耗的供配电设施,实现大限度降低无功损耗的经济运行方式。
2 各耗能单位负责所辖区配电系统、设备设施的安全、经济运行。
3 各耗能单位负责所辖区域内水管网日常维护管理工作,防止水的跑、 冒、滴、漏,确保其安全、经济运行,执行《耗能设备管理制度》。
4 各相关方运送油品、燃气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泄漏、防火和防爆。扏行公司的相关文件。
验证与监督
1各相关部门每季度要组织人员对本部门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将实施情况报主管副总经理,并传递到人事部。
2节能办每半年要组织有关部门对公司目标、指标及方案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填写监督检查记录,并将检查结果报管理者代表,并传递到相关部门。
3 管理者代表依据检查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检查结果对各部门负责人进行考核。
修订
1 在运行过程中,发现所制定的目标、指标及方案有不适当的(如完成时间、概算、方法、完成指标等),由人事部组织各相关部门进行修订,并由总经理批准。
2 由节能办对修订的目标、指标及方案进行验证,是否适当。
2 当公司在生产活动及产品发生变化或有改进时,及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有变化时,管理者代表通过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组织有关人员对方案进行重新评估和修订,并报总经理批准。
公司全体员工及相关方:
根据我公司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为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提供充足的资源,定期进行管理评审,通过不断完善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提高其有效性。特此承诺如下:
1、提供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所需的资源,以达到能源绩效目标,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技能、技术和财务资源等
2、任命管理者代表和批准组建能源管理团队;
3、通过会议、培训及其他手段,在本公司内部传达能源管理的重要性; 4、公司安全生产部具体负责能源目标、指标的建立,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按计划实施考核;
5、亲自参与能源绩效参数的评审,以确保能源绩效参数适用于本组织; 6、在煤总经理期规划中考虑能源消耗、能源使用及能源效率等能源绩效问题,以确保公司在能源方面的战略优势;
7、通过日常监督、目标考核、内部审核等方式,及时评价和报告能源管理的结果,掌握能源管理的主动权。
标准条款中要求建立程序的一项:文件控制;
标准条款中要求形成文件的六项:总要求、总则、能源评审、目标指标、管理方案、信息交流;
标准条款中要求建立的记录九项:能源评审、能源基准、能力培训和意识、监视、测量与分析(2处)、合规性评价、内审、4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管理评审。